刘淑娟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一中 048000
一、案例背景与主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是“家乡文化生活”,指向“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希望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或物,关注家乡文化生活,从而提高对当代文化的参与意识。2017年,新课程标准将一组“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纳入了中文课程内容。这是充分掌握“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组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促进中学的相关教育活动。课程标准专门定义了“参与当代文化”学习任务组的学习目标和内容,以及一些教育技巧,供教师参考和准确掌握实施新课程的“参与现代文化”学习任务组的特征,寻找目标概念的前提条件以及实施更高目标的教育的途径。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学生全面运用已知的知识和技能,在中文练习活动中掌握语言规则,并提高整体技能。课后研究和访问支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集中和讨论,并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它反映了中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巨大进步。身为来自于山西晋城的教师,设计了“晋城景物与建筑文化”与“晋城名士”两个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设计让晋城地区的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文化,积极参与家乡文化生活,给各地区教师设计“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提供参照。
二、教学情境细致描述与分析
新教材强化语文实践活动,注意整合学习情境,选择适合学情的学习内容,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中,建议用访谈、实地考察等实践方式去完成单元要求的学习活动。所以,在本单元也设置对应的实践活动,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一)“晋城景物与建筑文化”教学活动主题设计
安排“晋城景物知多少”的访谈任务,让学生访谈身边的人,至少记录下两个晋城的特色景物,做好访谈记录。教师还可以在周末或节假日选择本地的晋城建筑或风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填写实地考察记录表。教学实录如下:
1.课前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晋城出生、成长,晋城就是我们的家乡,那大家对晋城的认识有多少呢?首先,老师想问问大家,晋城的地域范围是?”
学生:“晋城为山西出中原东南门户城市,为能源、煤化工基地服务城市,是山西省东南部的区域中心城市,有‘山西小香港’的美称。”
教师:“现在晋城的景色风貌如何?”
学生:“晋城有四大奇景,分别是—北有白马拖缰、南有双峰捧月、西有松林积雪、东有孔子回车。”
教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老师发现大家在描绘自己家乡的景色时表现得都特别活跃,特别兴奋,想必是对自己得家乡怀有一种别样的感情吧。那么今天,让我们带着对家乡的热爱来学习四大奇景中的松林积雪,走进晋城的‘前世今生’。”
2.分析背景,感受文化
教师:“站在晋城市区往城外西方的远山望去时,隐隐约约可看到山顶上有白白的一片,那就是“松林积雪”。这座山名松林山,离城十余华里。松林山上建有一座松林寺里,有一块五丈见方的常年不化的积雪。这块积雪,要在青藏高原是平常事,而在靠华北平原的太行山上却是一个奇迹。同学们通过自己查阅资料,一定查到了很多关于松林积雪的相关资料,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分享你们查到的相关资料。”
学生:“松林寺,曾名灵岩寺、法轮禅院,创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相传是民众为感谢上苍救民于危难之中而修建。寺院周围原有千亩松林,且松树顶部都是平展展的,古有“开元寺的钟,松林寺的松”之说,整个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古寺后院建有大雄宝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及文殊、普贤、十八金刚、千手观音等塑像,佛像后有一深井,炎炎夏日,井口白霜如雪,水质冰凉,故得名“松林积雪”,为晋城市四大景观之一。
”
3.分析拓展文本,感受家乡变化
教师:“感受了古代晋城的景色后,我们开始走进现代晋城,之前同学们对现代晋城的景色风貌都侃侃而谈,老师归纳出一个特点,就是晋城地区在不断地蓬勃发展。接下来,我们拓展阅读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关于晋城现代化建设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家乡的变化。”带领学生进行整体阅读之后,带领学生感受晋城民居的古代与现代的变化,并总结:“山西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 ”的说法。”随后教师带领学生根据访谈、资料整理等方式总结出晋城建设“五大特色”:
(1)建设门户城市是晋城最大的区位特色
(2)创建全国现代煤化工和煤层气两大基地是晋城突出的产业特色
(3)“六区组团”发展是晋城鲜明的发展特色
(4)打造“文化名片”是晋城独特的人文特色
(5)打造“三山一河”的环城生态圈
4.师生交流,分享体会
师: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自由交流,请学生代表发言,谈谈你印象较为深刻的晋城城市的发展变化。
5.布置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关于“高都夏文化”“程颢书院文化”“一府两桥”“赵树理现代文化”的四篇文章,做好圈画记录,感受晋城独特的文化。
(二)“晋城名士”教学活动主题设计
1.导入主题,引发兴趣
教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的关于我们的家乡——晋城的一些景色与建筑特色,在同学们收集的资料中,有这样一处景点——皇城相府,哪位同学还有印象,可以给大家讲讲看。”
学生:“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10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 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是一组别具特色的明清城堡式官宅建筑群。”
教师:“这位同学总结的非常到位,在这位同学的解读中,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家乡晋城,有这样一位治世名臣,他的名字叫做陈廷敬,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走进陈廷敬的皇城相府,来了解他这个人。”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大清相国陈廷敬的为官之道》,在阅读之后,请同学们自行总结陈廷敬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1:“陈廷敬为政清廉, 《清史稿》给他以 “清勤 ”的评价。”
学生2:“陈廷敬官场成功的五字诀:等、稳、忍、狠、隐!这五个字全面地反映了陈廷敬的性格。”
2.作业布置,小组讨论
阅读《大清相国》片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的撰写,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集中讨论。
3.检查作业,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这节课布置同学们课下阅读关于清代名臣陈廷敬文章,请同学们告诉我,
对于康乾盛世,陈廷敬有什么贡献?
学生:“陈廷敬一生秉承“君子群而不党”的为官之道,清正廉明、独善其身,先后与索额图一党、明珠一党做斗争,并成功扳倒两党,使大清朝政整肃,官场风气大转,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基础。”
4.布置活动,领会精神
教师:“了解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了解他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参观名人的故
居来了解名人曾经的生活,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参观皇城相府”的活动。”
在这几节课的学习后,通过访谈、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相信学生已经对家乡的人或景物风情有所了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践的情况,填写《“记录家乡人或物”评价表》,该表作为本单元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考察依据,实践中表现优秀的同学,老师会给予奖励。
三、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设计,我深深地感受到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切不可在日常教学中“两耳不闻窗外书,一心只读圣贤书”,不能将目光只放在课本上,要将目光放长远,拓宽自身的教学视野。对于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在课内知识与课外资源架起一座连接“桥梁”,既是分内之事,也是新课标需要达到的教学素养。通过对“家乡文化生活”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把语文教学变得更鲜活,拓宽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也让学生学会关注家乡时事,培养对家乡建设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