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见习课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第31期   作者:李瑞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目前,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当下医患关系的复杂性,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生的培养需要,改革传统儿科见习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李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 400014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儿童。目前,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以及当下医患关系的复杂性,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生的培养需要,改革传统儿科见习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所以医学生和带教老师应注意见习前的准备工作;在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老师要着重对学生引导,通过典型病例增强学生对儿科常见病的理解;运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对儿科疾病临床表现尤其是影像学表现的感性认识;强化基本操作训练,增强动手能力;注重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素养。这样利用多种手段,全方位多层次提高医学生临床见习效果,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儿科;临床见习;临床带教;教学方法
        引言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教室课堂过渡到病房、从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进而向临床医生转变的重要阶段,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临床知识、临床操作技能和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儿科见习是医学生临床见习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儿科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然而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儿科医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和医学生人数的增加,儿科见习教学面临诸多的困境。为了提高儿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文总结和分析了当下见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希望对儿科见习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儿科临床见习存在的问题
        1.1师生沟通问题
        在有限的见习期内,学生与带教教师的接触是非常密切的,他们所学到的临床知识、技能及职业道德等绝大部分是从带教教师那里传授下来的。在这种看、做、教的模式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沟通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由医学生到临床医生角色的转换。但在实际的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却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作为身兼医生和教师双重身份的临床带教老师,除了要应对忙碌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压力外,还承担着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有些教师甚至将带教工作当作一种负担,认为带教工作无需过多的师生互动和交流,参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的完成带教任务即可,对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更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于医院环境、临床专业知识和带教教师的陌生,使学生很少主动与教师沟通,提出问题和想法,而大多是局限于教师讲解某个知识点,学生记录这样的层面。
        2采用多种模式临床见习
        2.1科室病例讨论儿科专科性强、病情变化较快
        经典教科书式的患者并不多见,由于医学生临床经验的匮乏,初次接触非典型病例难免会手足无措。并且儿科理论课是按人体各系统划分章节讲授,这样学习的好处在于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某一类疾病的特点,但在临床诊疗中往往更需要横向联系和比较,融会贯通各知识点去处理问题,整合基础和临床的学科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所以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科室病例讨论,培养临床思维模式。比如尿血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倾向性的疾病诊断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其他性质的尿血鉴别点,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如首选抗感染治疗,具体选用哪种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措施,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在病例讨论中亦可选派学生进行病例汇报,并大胆阐述自己观点,汇报完毕由带教老师及科主任点评,然后比较上级医师的发言与自己的异同点,进而逐渐提高自己临床诊治水平。
        2.2师生沟通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医学生也在一代代的变化,而现在95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特征的学生,相较于80后、90后大学生,95后思维更加活跃,自我意识更强,但抗压能力差,目标不明确。带教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互动。对于从未接触过儿科临床的见习生来说,知识储备有限,所见所闻都是新鲜又陌生的,带教教师除了专业的教学之外,更多的是倾听,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意愿的机会,对他们的感触和疑惑给予积极的回应。
        2.3PBL+剖析病例法教学实施过程
        问题的提出及病例的发放,由10~12名学生和1名教师组成的多个讨论小组为单位,围绕某一具体病例的疾病诊治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前1周安排一次预备课,?交代PBL讨论方法、问题、将具体教学病例提供给各讨论小组,包括介绍患者发病情况、病情进展情况、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及病情的转归。学生课后可在教师的整体指导和把握下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检索手段如校园网的数字图书馆、电脑学习软件、文献检索系统及查阅参考书或文章等多种形式进行检索。病例讨论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参与探索,围绕指定的病例和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使得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合理的逻辑思去解决问题。这种主动性学习能促使学生获得内在的、持续的动力。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得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大胆发言、勇于接受批评、与他人合作等,而这些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对将来的临床工作大有益处。
        2.4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如果见习课仍然重复讲授大课中的内容,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出现课堂打瞌睡、看其他书籍或缺席不来上课的现象。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促人顽强的追求,积极地探索。许多情况下兴趣是受老师的感染、启发和鼓励而形成的,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的最好的方法。医学生在临床见习的时期表现为临床观察局限、资料获取不准、不能较为合理地运用临床资料、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以及综合归纳分析能力较弱,掌握不准问题的实质,以致不能提出较为全面正确的诊断治疗方案。因此,我们从临床见习课开始就采用了提问、病案讨论、作业、留思考题以及阶段小测试和角色互换等多种教学活动,特别让学生感兴趣的是让学生登讲台当老师讲课。在儿科基础课内容中的婴儿喂养和消化系统婴儿腹泻脱水的液体疗法,小课实习常常涉及到计算题较多难以理解,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讲算,不仅枯燥而且学生不易掌握,对此我们安排让学生先到病房看典型病人,然后根据病人表现特点情况让学生上讲台当老师讲学,通过自己归纳总结重点讲解,以及亲自动手计算开处方。同学们感到这样做不仅能展现自己风采魅力,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生对这种尝试很感兴趣,都争先恐后地登台讲演,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特点,个别同学的讲学方法不仅值得同学学习,对老师也有很大的启发。
        结语
        总之,儿科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生进入儿科临床的关键环节,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提高儿科临床教学的质量,还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新时期临床见习教学的各种变化,只有不断的改革完善,才能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谭璐,师建华,杨永华,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儿科临床实践教学运用的满意度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4):480-483.
        [2]温贤浩,时吉胜,宋萃,等.儿科临床见习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3):99-100.
        [3]吴照明,高素珍,刘辉.临床教学中师生沟通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8):50-51.
        [4]张志勇,唐雪梅,张宇,等.临床教学中注重儿科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