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俊华
山东省临邑县实验小学 山东省临邑251500
《小英雄雨来》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长课文。课文用序号分成了六部分,这么长的课文,需要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做到“长文短教”。既要使学生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又要突出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我在反复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得当取舍、整合,使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我主要注重了学生这几种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了默读能力的培养
高年级要求“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读现代文,特别是长文章,越需要默读训练速度,会读是终生受益的能力。
在本课中我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在学生质疑问难后,提示快速默读方法,即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还要注意速度,不要回读等。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请大家带着问题快速默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同学们四分钟之内就读完了全文,既培养了专注力,又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感知。在重点学习三、四两部分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体现雨来机智勇敢的部分和有关语句。圈、画、批注。师生交流,老师随机进行评价。这样的默读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了敌人的残暴、残忍、毫无人性,感受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有效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二、注重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 在知识技能的讲解传授中尽量渗透特定学法和习惯,并强调突出教 学步骤 , 显示学习过程,就能使长课文平淡的教学充满了情趣。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是概括小标题,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步骤的:
1、汇报交流主要内容及各部分大意。
2、指导如何归纳小标题。
3、师生合作拟定第一部分小标题。引导学生把第一部分的大意浓缩成一句话、一个短语。
4、按照学习小组自由学习,完成其他部分的小标题。先自行思考,再小组交流。
5、根据学生汇报,提炼其余五部分的小标题。
从这部分来看,共同交流第一部分小标题是“扶”,后面的多线合作,小组讨论是“放”,最后将学到的内容进行整合是“扶放结合”,这样的学习,为学生 学之得法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注重了以读促写能力的培养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也就是为迁移而教。
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突出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学会迁移运用。我是这样安排这一环节的教学的。
1、这真是篇好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使情节更精彩,作者还多次描写了还乡河的景色,哪几次呢?请同学们找出来好好读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景色。
2、学生交流相关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景物描写对刻画雨来形象的作用。
3、请大家自由选择其中一处感情朗读,进一步深入感受这样写的作用。
4、再分别展示三段景物描写的例子,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随机板书:交代背景;烘托心情;深化主题。
5、运用环境描写写一个片段:用景物描写来衬托自己的心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环节的设计,一方面使学生们感受到了环境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一方面激起了一试身手的强烈欲望。而当堂的小练笔,则让孩子们进一步意识到环境描写能使文章的情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四、注重了长文学习内容取舍能力的培养
正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所说:“无论怎样处理,无论运用什么方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于“选点。”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不允许面面俱到。
本课题目中“英雄”一词,就点明了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主题切入法。抓住“英雄”这个切入点,引导学生直奔主题,提高了阅读效率。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的。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体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部分和有关语句。
1、从重点内容入手,感悟人物品质。提问:从我们概括的小标题看,哪几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交流感悟。
2、从重点句子入手,体会人物情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三、四部分,画出最能体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的语句,圈、画、批注。师生交流,老师随机进行评价。
第三部分:重点体会“……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引导学生朗读,并想象他当时的心理,体会他的勇敢。
第四部分:先重点交流雨来面对鬼子说的话。采用指名读,再合作读的方式。体会雨来的坚强不屈。再交流鬼子对雨来还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哪些词语把鬼子的丑态勾画了出来。通过鬼子一系列的动作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鬼子的残忍、残暴、没人性及雨来的坚强不屈。
这样的切入,起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貌”的作用。有力地深化了文章主题。
总之,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在教学中要实现“长文短教,”就要从教材目标出发,整体把握,巧妙切入,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悟,读中积累,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 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实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