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艳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425300
摘要:在小学中高年级时期,正是小学生转变数学学习思维的时期,需要学会主动地思考、求解问题,所以在数学课堂上,能够通过展开探究学习活动、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创建生活化环境等方法,慢慢地“让学引思”,这就会提升主动提问、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
引言:在新课改中,需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质疑、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与“让学引思”的教学目的相同,所以可以通过贯彻“让学引思”的思想,达到课改教学的目的。并且,需要教师有效地带动学生,有利于实现“让学引思”。
1、“让学引思”的内涵
其一,需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探究数学知识,进而引发诸多问题思考。其二,需要学生相互之间协作学习,在这种方式下,既能够促进互相提问,又能够促进互相解答,这会形成良好的问题探究环境。其三,课堂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不应该是由教师主导,让学生可以充分地融入活动中,既能够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又能够积极地参与活动。
2、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有些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中不能主动地动手动脑,依然需要教师带动后学习,并且在家中没有养成预习习惯,这会给课堂教学增加额外的负担,不得不消耗部分课前时间,这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2.2没有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材中,虽然难度相比低年级提升若干档次,但是有些学生没有及时地提升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频频受阻。并且,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没有及时地向他人提问的意识,这会容易陷入思考的“死循环”,不利于突破数学学习的瓶颈。
3、“让学引思”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的运用
3.1通过探究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进行思考
在课改前提下,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展开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而在“让学引思”的要求下,可以将该类型活动融合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在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能够提升主动思考的能力。
例如,当教师教学《位置与方向(一)》的时候,要求学生能够从课文中认识东、南、西、北等方向,学会辨别上下左右的位置,可以将这些知识加入探究学习活动中。
首先,在开讲课文前,询问班级学生:“请问,老师现在站在你们什么方向呢?”,这会引起学生的思考,纷纷回答说:“站在我们的前面!”,教师说:“‘前面’不太准确哦,如果老师向旁边走三步,是不是还是在你们的‘前面’呢?怎么描述更清楚呢?”,这会促使学生产生质疑。
然后,带领学生们初步地阅读课文,看看例题,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若干图形,写出多个小问题,如“请问小正方形在小圆形的什么方向呢?”“请问小长方形在小小方块的什么方向呢?”等,随后将班级学生分为诸多探究小组,围绕黑板上的问题纷纷探讨,在该过程中,每个学生会充分地利用教材知识思考问题,互相之间用不同的想法沟通,这会将学生引入思考环境中,有利于提升问题思考能力。
再者,依次提问每个小组的探讨结果,同时让小组围绕“方向的特点”进行探讨,促使学生自己总结教材知识点,加深学习效果。另外,需要教师能够给予回答问题的小组、学生积极的评价,促使学生产生自信心,有利于提升积极性,如“小X同学真聪明!同学们可以多多向他学习哦!加油!”。
3.2鼓励学生形成预习习惯,鼓励学生思考
在“让学引思”的要求中,思考能力是需要学生具备的中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预习学习方法会让学生更多地投入思考中,同时可以起到促学的效果,所以可以从该方面着手,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对数学课程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思考问题,在长此以往的情况下,能够养成预习习惯。
例如,当教师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之前,可以鼓励学生预先预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内容来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特征,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够对不理解的知识进行标注,可以在书本的空白处写出问题,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教师。那么,在这样的预习引导下,既可以让学生预先熟悉课文内容,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并且,在长久坚持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习惯,进而形成主动提问、思考的能力。
3.3创建生活化环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物都可以体现出数学关系,例如,在家中吃零食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数剩余的零食数量。可见,数学无时无刻地都会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且这些事情都是较为熟悉的,如果将这些生活事情融合到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的想象,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另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熟悉的事物的吸引下,渐渐地增强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所以,无论哪方面都对数学教学具有促进作用,需要教师合理地创建生活化环境,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
例如,当教师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时候,该篇课文需要学生学会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而在日常生活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常出现在销售关系中,从该方面思考,可以创建生活化环境。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能够直观地观看和学习。
首先,在开讲之前,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早上买过早餐呢?是不是都有小数呢?”,这会引发思考,有的学生说:“我和妈妈一起买过!3根油条1块5!”,有的学生说:“我自己买过包子!5个包子3块5!”,教师继续提问:“那么,我们能不能把‘1块5’称为1.5元呢?能不能把‘3块5’称为3.5元呢?”,这会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继续课前的早餐购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如“小华计划明天早上要买2个鸡蛋和1个油饼,每个鸡蛋是0.6元,油饼是1.2元,但是身上只有2块钱,能够买些什么早餐呢?”,这会让学生产生质疑,随后让学生参考教材中的例题,自己摸索求解,这就有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让学引思”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从思考中获取新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提升积极性,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所以需要教师能够从多方面展开措施,将“让学引思”的教学思想贯彻在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丽芳.“让学引思”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9(09):115.
[2]章盼男.让学引思打造精彩小学数学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101-102.
[3]黄益萍.“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黑河教育,2020(0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