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思
云南省大理市挖色镇海印完小 671000
摘要:小学数学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并且当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之后,学生会多方位的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效率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为了起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搜集效果,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主题班会的方式,让学生报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得数学教学课堂能够具备创新性的因素,帮助学生学习效率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主题班会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在以生活化数学为主进行主题班会的实施时,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来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并且还需要融入趣味性的资源,搭建全新的课堂教学,从而使每个同学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深入的挖掘一些数学知识,明确学习小学数学的作用以及价值,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化的主题班会是非常重要的。
一、进入生活中体验数学
一些学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将学习重点放在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上,很少深入到生活中来挖掘存在于生活中的一些知识,这样一来不仅会限制学生思维有效发散,还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多方位的启发和发展学生学习思路,从而使每个同学可以更加高效率的进行学习[1]。数学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并且生活充满着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的挖掘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而感受数学的广泛应用。比如在班级中向学生讲解“分类”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让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感想为主向教师汇报相关的数学知识点,以此作为主题来进行教学,在课堂开始阶段向学生说:“在日常生活中分类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楼房可以分为高楼和平房,筷子有长短之分,铅笔有带橡皮的和不带橡皮的等等,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还可以列举出其他的分类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吧。”在向学生说完这句话之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以“分类”为主题班会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从生活用品、植物、天气入手进行主题的汇报,从而使每个同学可以集思广益,认真的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数学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地体验发现数学
一些小学生在日常学习时,由于自身观察能力并不是那么的完善,所以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知识,也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日常的生活以及事物,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体验在常生活中的一些数学,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后续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班级教学中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比如在为学生讲解“加减法”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到日常生活中到商店买东西之后将买的东西进行数据的有效计算,然后提出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己花了多少钱,最终收银员找了多少钱。教师在班级中要以“诚实守信的交易”为主题班会,让学生精准性的计算在生活中的一些交易钱数,通过自主性的合作,让每个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易计算,最终的钱数只要最终钱数对了,那么就可以突出诚信的交易特征。
三、操作测试应用数学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融合,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图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自由的拼接一种图形,之后让学生对拼接后的图形进行多方位的分析[3]。比如在这个图形中包含了哪些图形,各组合图形的特点是什么,在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要运用哪些方法等等,让学生以报告的方式,在主题班会中向其他同学进行分享。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能力影响,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水平,让学生以主题班会的关键词入手进行知识内容的有效学习以及研究,从而保证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所提出来的新要求和新理念,在班级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可以以这一个主线入手,在脑海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也有助于实现知识的高效率学习和记忆,因此教师要科学而有序地开展主题班会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庭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科学咨询,2015(44):144-145.
[2]周浩.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2):52-53.
[3]黄素芬.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如何创新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