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李畅
[导读] 作为学前教育的必修课程----舞蹈课程,对提升学前儿童综合素养、身体协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李畅
         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淮南,232038
         摘要:作为学前教育的必修课程----舞蹈课程,对提升学前儿童综合素养、身体协调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课程,学前教育专业之所以开展舞蹈课程是为今后的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能够更好的开展舞蹈课程。但是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根本,缺乏实践操作,重视动作的口头传授,轻能力培育。本文基于此,提出构建主义的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创新授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和掌握知识,进而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今后开展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开展舞蹈教学。
         关键字:构建主义;学前教育;舞蹈专业
前言
         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教学,大部分都是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由指导老师进行理论教学,之后指导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与练习,这一经典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舞蹈教学的方法,但是却忽视了学生自主创新、组织构建知识的能力。千遍一律的教学方式,致使学前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缺乏主动构建知识的能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在构建主义视域下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促进学前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一、建构主义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构建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并不是通过教育工作者进行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或是同学之间的帮助,以及使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取的[1]。构建主义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动对知识的探索以及掌握知识技能意义的主动构建。舞蹈专业属于流动的时间、空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必须是在实际操作中获取,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幼儿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人们对艺术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基于构建主义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是提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此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的重要阶段,充分将构建主义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对提高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质量,培育适合现代全面发展理念的幼儿教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意义[2]。
二、影响构建主义教育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实施的因素
(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对构建主义教育方法的重视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大部分还是采取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讲台下倾听,学生只能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被动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发展,老师不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理解的程度,渐渐消磨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再加上舞蹈专业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长时间的理论教学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舞蹈实践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长期使用陈旧刻板的教学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导致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同时再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学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不重视构建主义教育方法的应用,而是花很多的时间去进行讲解,进行知识的传输,缺乏学生自主思考的环节,无法良好的运用所学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生基础差,课时少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大部分的高校大学生小初中学习期间,较为重视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于艺术类学科学习很少,所以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的舞蹈基础为零,大部分学生接触舞蹈也只是在电视或是学校举行文艺演出等活动中,导致学生舞蹈基础差,同时加之我国当前大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基本处于18-23岁年龄阶段,其身体成长发育都已经基本成型,所以在进行舞蹈学习时,身体的灵活度和柔韧度都已成型,再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不好,对舞蹈动作的表达不到位。久而久之使学生对舞蹈课程产生恐惧感,十分不利于高质量的完成舞蹈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舞蹈专业课程虽然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但是在大部分学校,舞蹈课程基本上每周只有2-3节课程,在授课时间少,教学内容多的现状下,对于没有舞蹈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还没有完全了解这门课程,就已经走向了工作岗位,影响学生系统的掌握舞蹈专业知识。
(三)教学设计不合理,缺乏有效评价机制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目的是为未来幼儿舞蹈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幼儿舞蹈教学专业人才,要求学生毕业时要具备会跳、会教、会编排简单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而不是培养舞蹈演员。课程设置必须以舞蹈基本功训练、各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幼儿舞蹈编创几个方面来构建,才能符合幼儿舞蹈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课程结构,确保让学生学有所用[3]。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不同于舞蹈专业,虽有培养目标的大方向指引,但是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与选择方面,目前没有形成像专业方向的课程安排那般具体与明确。比如我们三个舞蹈老师,教不同的班,彼此的教学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内容上采取自编自导的模式进行,有时也会照搬专业院校的教材。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教学方式,一种教学方式不出成果,马上转换第二种或者第三种教学方式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得不调整授课进度,缩减教学内容。从而导致教学连贯性差,系统性不够强,不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课程的发展和培养。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与实践策略
(一)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首先要明确舞蹈课程教学的目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前专业舞蹈课程赋予了新的内涵,为学生营造能够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公平的师生关系,将课堂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对舞蹈课程的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舞蹈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沉闷,教师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的传授,枯燥乏味,实践操作部分很少,学生在学习之后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运用,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舞蹈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年龄特征,身体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例如老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规范学生舞蹈动作、构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4]。例如在学习傣族舞蹈时,老师就可以在进行学习之前播放一段傣族舞蹈视频,然后提出为什么傣族舞蹈的体态造型是三道弯?傣族舞蹈的手位有什么特点?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课下通过查阅相关书籍,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最后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体会舞蹈的内涵。通过此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舞蹈知识的趣味性。老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学情,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任务的的分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再分配任务时,要保证次层感,如果老师采取难度一致的任务分配,很可能学习好的学生已经会了,但是却超出了学习差的学生的接受范围。都无法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然不爱去自主学习。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真正的将课堂归还学生,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老师要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加大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改革,针对学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三)加大实践活动的组织,强化教学评价
         由于舞蹈学科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老师要加大学生实际操作的环节,尝试舞蹈教学从技能开发到智能开发,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能力,老师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组织团队演出和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团队精神的形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同时加大教师的评价,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的老师要采取多样式的评价方式,比起对学生的书面评价,教师更应该注重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5]。在教学评价环节的设置上,老师要重视以知识构建的过程为评价的核心,在评价的过程中,要设置多形态的评价标准,以构建主义为核心,强调对学生自我成分和元认知发展的评价,形成课堂、老师、学生的动态评价机制。例如在进行课外活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设计自己能够达到的最高目标,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的评估,评估学生能否达到自己设立的目标,然后再对目标进行矫正和调整,在对目标确定之后,老师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针对每一项教学内容和训练进行阶段目标的设置,这期间老师要多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探索性的评价,使学生能够主动的认识到自己在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获取的经验等,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的调整,这期间老师要采取主动、积极、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探索性的评价,构建学生平等的师生关系,确保落实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真正理解及掌握。提升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构建,激发学生学习舞蹈课程的兴趣,最终为学前阶段舞蹈专业课程培育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岳喜宁.新形势下高校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关于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艺术科技,2016(02):405.
[2]乔艳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学前教育研究,2014(09):64-66.
[3]程秀兰.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J].学前教育研究,2014(09):3-13.
[4]王一茹.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的改革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3(04):141-142.
[5]杜涓.建构主义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养成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课外活动课程教学模式的启发[J].教育纵横,2017(11):2-4.
汤老师16601719438:

*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重点教研项目《建构主义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    2018hsjyxm04)

作者简介:李畅(1982-),女,安徽淮南人,淮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学、少儿舞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