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敏
威海市北竹岛小学 邮编:264200
文章摘要:“生活技能”综合实践特色校本课程,根据时代发展下学生的实际需求、遵循“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最终为学生量身选定20项技能训练项目。通过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精准定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生活。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研究出一套泾渭分明的课程操作版块,以基础的生活技能课程为载体,双向联动“创美”课程,将生活技能与审美情趣高度融合于学生的生活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存品质。
关键词:生活技能 劳动 综合实践 品质
“生活教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核心。其内涵定义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技能实践课程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主线,秉承“生活即教育”的课程理念,致力于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运用,培养学生学会一项技能、养成一种习惯,拥有健康生活的本领。
◎ 因爱而生,缘自生活的底色
2005年,地处市郊的北竹岛小学生源多以留守儿童及外地务工子女为主。面对学生素养薄弱、生活照顾不到位的现状,学校决定从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入手,让孩子拥有最基本的生存与生活能力,培养健康、乐观心态。由此,生活技能作为学校综合实践学科一个特色活动项目有了最初的雏形。
◎ 谋求发展,赋予教育的使命
2016年至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活技能课程被赋予综合实践活动新的内涵。技能学习要面向学生成长、社会发展、未来职业的需要,强调学生在技能学习、劳动体验、创美课程中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感。
◎ 精准定位,提升学生的技能
通过细致解读“2019年教育部对综合实践学科提出的新方针、新政策、新要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情需要,围绕“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创新”的总目标,通过“课程引领、实践体验、劳动创新”三个维度的途径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课程引领,灌注实践教育的“实心球”。
课程是综合实践学科渗透劳动教育、提升劳动素养的最好载体。本着“面向全体、兼顾个体”的原则,构建递进式三级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深化劳动认知
基础课程主要与学科相结合,从“培养意识形态、实现融合共生”两方面入手,深化学生的劳动认知。一是找准切入点,培养意识形态。通过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的有效结合,在知识和方法上建立连接,加强劳动观念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二是找准链接点,实现融合共生。通过“学科+”式的融合学习,学生可以把劳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学科学习中得到分析解决,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技能课程——夯实劳动技能
依托学校“生活技能”校本课程,秉承“生活即教育”的课程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会一项技能、养成一种习惯、提升一份自信,最终让孩子热爱美好生活。主要从三方面落实:
(1)量身定制精设讲义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挖掘生活资源,精选二十项生活技能,创编了《生活技能 练出自信》的校本课程教材,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2)“三定位”盘活学习领域。一定位“学技能”——利用校内外的时间,引领学生对生活技能进行学习与训练;二定位“会表达”——与学校“自信表达”特色相结合,在学技能的同时培养自信表达的能力;三定位“有领悟”——在学技能、会表达的基础上,渗透“劳动、礼仪、传统美德”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从中有所领悟。
(3)“1+N”模式深化技能训练。“1”是指每月一次的校内导学引领课。通过技能导师的系统授课,让学生掌握每节课的技能内容;“N”是指每月多次的校外家长辅助课。利用“校外训练记录卡”,保证学生在家长的辅助、督促下进行技能训练。
3.创美课程——凸显劳动创造
以“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和兴趣”为目的,结合师资优势,开发与劳动实践创造紧密相关的手工创意、艺术审美、科技发明类的劳创课程。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申报,通过不同形式的成果展、“校园吉尼斯大挑战”等展示学生在劳动创造过程中的成果。多元化、个性化的劳创课程,让学生的劳动兴趣得到激发,劳动创新的意识得到深化。
二、实践体验,三方联动强化“岗位责任”。
从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层面为学生搭建实践岗,锻炼动手能力、培养责任意识、增加社会实践参与。
1.校园劳动实践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立个人自理岗,主要包括整理物品、卫生维护、看管好自己的物品等,实现“我的地盘我做主”的个人自理目标。
2.家庭劳动实践岗。通过学生在家庭中的劳动内容和劳动形式设立家庭常态岗,以存储劳动积分的形式,鼓励学生每日帮助父母进行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社区服务实践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劳动能力所及,设立邻里互助岗,鼓励低年级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邻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倡导中高年级的学生参与社区清扫岗,在节假日期间主动进行社区清扫劳动,真正出出力、流流汗,树立主人翁精神,强化劳动实践的能力。
三、社会参与,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
借力研学活动、家校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为学生开辟更高层次的社会参与平台,让学生有机会步入真实的社会,参与实践活动,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感悟劳动创造未来。
学校开发的“生活技能”综合实践特色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美好生活的通道,宛如一束明艳的光,引领孩子们走进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让他们学会重新审视生活,关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练取了基本的生存本领,激发了生活的情趣,变得更加豁达、健康、友善、乐观。
参考文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