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史心灵
[导读] 情感,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

         史心灵
         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611130
         摘要:情感,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是在社会化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的心理体验。相对于低级、简单的情绪来说,情感能够对人产生稳定的影响作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对象情感的激发可以更高效率的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并且使其更持久的发挥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试论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引言:
         思想政治是一门通过理论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成效,教师可以通过渗透情感教育触动学生的内心,使他们在学习和吸收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主动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反思,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通过自我约束和管理获得良性发展。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立足本学科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各种有效策略实施情感教育,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科教学成效,进而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政治课堂中的教学观念陈旧问题
         教学观念陈旧对目前的政治课堂教学影响较大。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陈旧的教学观念已经开始逐渐显现弊端,对初中政治教学产生了较多的负面作用。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中,初中政治教师采取照本宣科、对课本内容进行表面化教学的方法,仅仅带领学生对课本进行简单的了解,然后指导学生反复背诵课本内容,应付考试。这种教学方法长期施行,会对初中生的学习思维、政治素养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教材之中融入情感教育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且经过多次改版之后,在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会包含众多思想道德教育相关的内容,所以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钻研,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实施情感教育,完善其素材,实现情感教育与教材的相互重合。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只要保证素材运用的合理性才能对学生的心理起到触动与震撼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增强教学的启发性,比如在学习《为坚强喝彩》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通过网络选择相关案例,以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如可以举出张海迪或者桑兰的案例,并且在引入例子的过程当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坚韧品质的了解,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在未来学习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品质。
         (二)借助时事政治案例,实施情感教育
         时事政治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在讲课过程中补充各种时政素材,以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国家大事,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针砭时弊的能力,使其更加辩证地看待各种社会问题,辅助提升情感教育效果,将理论指导、案例分析和情感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辅助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利用情感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有两个不同点:第一点,初中思想政治课本上包含的观点比较枯燥,概念比较抽象,初中生年龄尚小,在心理方面很难快速接受。第二点,现代社会拜金主义盛行,很多学生都会受到金钱的诱惑,过分重视经济,忽视了政治,因此在实际学习中会忽视思想政治课程。部分初中思想政治教师不能端正教学态度,教学思想不正确,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是照本宣科,为了应付而教学,形成恶性循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合理利用情感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借助时事政治案例,实施情感教育
         时事政治是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在讲课过程中补充各种时政素材,以便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国家大事,进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针砭时弊的能力,使其更加辩证地看待各种社会问题,辅助提升情感教育效果,将理论指导、案例分析和情感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辅助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
         (五)政治情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政治在传授教学知识的同时,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的使命。要学会利用各种有效的素材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课《关系国家发展》为例,初二学生对时事、政治、社会事件兴趣浓厚,已经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视野,但也存在片面理解等问题。我在初二13班做了一个关于国家发展的学习调查。从反馈结果来看,仍然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觉关注当前的政治信息,少数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识片面,盲目放大现实中的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收入差距大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看到学生的兴趣点,补充时事政治新闻,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收集相关信息的任务安排在课前,在课堂上分享,以加深学生对时事政治信息的理解,学会用两种方式看待问题,对祖国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和期望。
         生活一点点改变,见证中国的发展。采用“一案到底”的方法,以大街上常见的单车合租为线索贯穿全班,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反复使用,充分发挥素材的最大价值。在此基础上, 喜:辉煌成就 忧:发展问题 信:未来可期 助:中国发展,引导学生沿着自行车共享的小切口看到中国的显著成就,进而反思自己作为公民的责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六)融入各种故事,增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
         在讲课过程中,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本内容为学生讲解各种故事,以此调动他们的兴趣,并结合故事主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教师可以在讲课前根据课本主题搜集合适的故事,用故事作为教学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使他们将故事、课本、个人经历结合起来进行体验和感知,有助于增强情感教育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的良性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在组织教学工作时,要充分意识到本学科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借助各种策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使他们在各种美好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下不断塑造自我,顺利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推动其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霞.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8):58.
[2]赵立刚.提高初中政治情感教育策略探析[J].中华辞赋,2019(09):9.
[3]周智茹.浅谈初中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渗透[J].中华少年,2019(26):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