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活动课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周颖梅
[导读] 名著阅读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周颖梅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第十一中学校    661699
         【摘要】名著阅读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渐深入与推进,中学语文名著阅读的重要作用也随之凸显了出来,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开拓视野、增长见闻的首要途径,更加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重要渠道。本篇文章重点从名著阅读活动课的设计入手分析,探究名著阅读活动课的教学策略。希望本篇文章的分析、论述能够为初中语文名著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名著    阅读活动课    探究     教学策略
         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永恒的文化魅力。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写作能力,还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而且课外阅读总阅读量不少于万字;每学年每人要阅读两至三部文学名著;要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并且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迪。
          策略一:做好学生阅读名著的“领路人”。
         首先,引导学生端正阅读名著的态度。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名著都是被动、应付的态度。浮躁和懒散往往导致阅读半途而废。所以,教师在名著阅读活动课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办法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目录进行猜想,激发学生去阅读的兴趣。然后在阅读结束后对重点内容进行探讨,对书中的人物关系进行梳理与想象,让学生分小组或集体讨论,从中得到乐趣,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初中生喜欢新鲜的事物,个人学习态度需要兴趣来引导。
         我在七年级上学期给学生们讲专题讲座时就选择了《西游记》这部作品。对于我国四大名著,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就是《西游记》。在课堂上我先播放了其中得几个经典片段的视频,让学生感悟作品中的场景,等观看之后,我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对比影视作品与原著作品的差异。还可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如果你去旅行,你会选择师徒四人中的哪一个做你的旅伴,为什么?这个问题一提出来学生就纷纷举手想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讨师徒四人的形象特点。这样的课堂教学策略,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就可以达到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其次,教会学生多种阅读名著的方法。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略读法是略观大意,知其梗概,不究其深意的阅读方法,指的就是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如学生普遍不喜欢阅读外国名著,原因之一就是外国作品中常有大段大段的环境描写及心理分析,针对此种情况,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简·爱》时要求学生采用略读甚至是跳读的方式阅读。精读就是对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对名著作品重要环节等进行细读,并且慢慢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进而把握名著的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知识,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读《西游记》时就要求学生用精读与跳读相结合的方法。这部作品总的有一百回,学生每一回都精读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每次阅读课前都先挑选好其中一个经典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认真研读后探讨相关问题。而其余不太重要的章节就让学生课后采用跳读的方式自己阅读。
         策略二:把“读”与“写”,“读”与“说”相结合。
         听、说、读、写是我们语文学科要训练的基本功。名著阅读活动课也可以把他们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我从七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用于记录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写的读书笔记不只是简单的读后感。学生对于写读后感已熟悉到麻木的状态,所以我们觉得不一定要“写多”,只有学生愿意写才行,这样的“写”才有效。例如:《朝花夕拾》这本书,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可能会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了解作者”“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你读完后有什么收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少了一份趣味和主动性。这时就需要教师改变老思想,想想新的引导方式。我设计让学生写的问题是:“请你说说鲁迅先生的童年、青年时期的生活分别是怎样的?”要求在读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探讨,并写出分析探讨后的结论。这个问题,不仅在文章内容和主题上对学生提出了要求,而且能把他们的探究兴趣调动起来。
         其次,我发现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名著作品的喜爱程度不一样。 我就尝试着让学生以对作品的不同喜好组成不同的小组,来进行“说书”。比如喜欢《水浒传》的为一组,喜欢《西游记》的为一组……以此类推,分好组后让学生们各自准备作品中的经典故事来进行“说书”。有的学生可以把情节熟练地复述出来,甚至讲得绘声绘色。这样,不单单使说的学生得到锻炼,也使听的学生们收获了知识。
         策略三:让学生们在“玩”中学。现在的孩子很少有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了。作为老师,我们只能想想如何去激励孩子读书的办法。我想到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尝试着让孩子们在“玩”中去读名著。我让孩子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进行PK赛。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阅读活动课老师就可以设计几个竞赛环节:
         1、必答题
         (1)保尔因为什么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2)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是因为什么?最后是如何脱离危险的?
         (3)保尔和他的同志们为什么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
         (4)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做书名?
         2、抢答题
         (1)说出书中除主人公保尔外至少5个人物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他们的身份。
         (2)保尔的第一把武器是怎样得到的?
         (3)保尔的母亲大多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4)请说出小说的主题思想。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堂名著阅读活动课上,通过PK的形式,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孩子们满满的热情和思维碰撞的火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阅读名著的兴趣。
         苏姆霍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也不是无休止的拉一把,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推开一扇窗,打开一道门,让他们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全文2432字)
参考文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