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歌唱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 张亚峰 刘雅
[导读] 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

         张亚峰 刘雅
         榆林高新中学  榆林市横山区第二中学719000
         摘要: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在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我们的老师一些固有的的教学方法方式需要进行转变和改革。本文就中小学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问题,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怎么样更好地调动起同学们歌唱的积极性,自主性,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使得我们的中小学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歌唱技巧,提高音乐的核心素养做些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问题与对策
         
         音乐学科长期以来被很多家长同学忽视,事实上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许多的教育工作者以及我们的家长已经逐渐意识到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体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的教育也在一次次改革。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中小学音乐老师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怎么样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有所创新,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使得同学们能够真正的全面发展呢?具体到歌唱教学中,我们如何加强对学生歌唱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培养歌唱兴趣是提高歌唱教学效率的基础-
         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在歌唱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是不够的。对于提升在音乐课堂上歌唱教学的有效性,归根结底要是要有兴趣。对于中小学生学生来说,同学们大都喜欢音乐而不爱音乐课。音乐课怎么样让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是提升音乐课歌唱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要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让同学们能愉悦地掌握好知识,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好地去了解现在学生的爱好,他们喜欢什么样的音乐,然后再顺着这样的爱好加以引导。老师在教学的选材上应该努力地做到更加多元化,让同学们心灵上有触动,觉得有新意感兴趣,长期坚持下来,同学们的音乐兴趣会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这样对歌唱教学会起到很好的效果[1]。老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做“吹蒲公英”的游戏,引导学生体会在发声中,小腹的起伏规律,引导学生控制掌握好呼吸。老师还可以教学生一起做“打哈欠”的游戏,引导学生如何打开咽喉,更好地体会深呼吸。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发音发声技巧,为歌唱教学打好基础。
         二、引导科学发音发声,掌握音准节奏
         不重视基本功的教学也是我们歌唱教学中的问题。对于中小学生的歌唱教学,我们要从基础抓起,在发声技巧、音准和节奏几方面下大力气,循循渐进,一步一步的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声乐基础。比如,在发声训练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呼吸技巧,老师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摸着自己的小腹发声,讲解发声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呼吸和发声的技巧。对于中小学生的音准和节奏的掌握,还是要多听多练,老师除了讲解和多作示范以外,可以创新一些教学方法。比如,在小学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唱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同学两两一组,共同听示范音乐,相互的听对方的演唱发音,来找到对方的问题,相互纠正错误的发音。发声、音准、节奏这些基础掌握了,才能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
         老师们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转变在课堂上居高临下的灌输模式,努力地去改善音乐课堂中,沉闷枯燥、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努力使音乐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同学们的兴趣和热情起来了,自己的中心位置确立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的高效地进行学习,让自己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分组进行歌唱比赛,让同学们自由的选择歌曲进行演唱比赛,充分展示同学们自身的个性和优势[2]。老师们只要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的教学问题就都能够迎刃而解了。在课堂上,要使同学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在《红蜻蜓》的歌唱教学中,老师请一位唱得比较好的同学上台来演唱,来当老师,老师则和同学们一起听讲听演唱,一起提出问题,一起讨论问题并加以引导,由这位同学来纠正唱错的同学的发音,同学之间更有共同的语言,更能有效的交流,这种纠正往往更容易被接受,更能够改正错误的发音,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出人意料的好。
         四、以对音乐的欣赏理解提升歌唱教学效果
         声音是情感的表达,很多中小学同学对音乐的理解欣赏还是非常的片面的,没有感情的演唱是苍白的。文学艺术是息息相关的,文艺修养对一个人的气质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的音乐老师需要在这方面的引导上多用心下功夫,比如,在《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歌唱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同学们欣赏到这首歌曲调旋律的优雅婉转,还应该结合对于唱词的深刻理解,我们音乐老师应该把这首词的背景和意思给同学们讲解分析,让同学们能更好地体会到其中的韵味,体会到其中的浪漫情怀,体会到不同于中原文化的一种西部少数民族风情。音乐就是情怀。让人情动,心灵共振的就是好的音乐。老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来使得同学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让同学们能保持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唱《小白船》、《回声》等等歌曲的时候,我们加进一些多媒体的应用,有了优美背景画面的感染,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形象逼真。同学们对歌词的理解会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演唱的兴趣和激情[3]。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的歌唱学习效果,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决定的。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歌唱兴趣,引导学生的发声技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准、节奏,理解音乐、歌词的内涵,才能让学生的歌唱水平得到提高,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劳丽芬.让歌唱也“任性”——论中小学低段歌唱教学问题与对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4):83.
         [2]金燕南.直面问题回归本源——关于音乐课歌唱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江苏教育,2011,(31):40.
         [3]叶丽慧,邢丽芬.把握音准生动歌唱——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音准”问题及对策研究(上)[J].中国音乐教育,2010,(08):14-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