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中学校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项目式教学法在各学校、各科目中已获得广泛运用,为提高其使用效率,信息技术的任课教师应当注重完善该教学策略的实施步骤,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其参与项目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微课应用
一、项目式教学法运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一)项目制定不恰当
在运用项目式教学策略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时,一些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内容等进行充分了解,所以在设置项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该项目与学生实际能力不符的情况。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和教材内容的情况下制定的项目缺乏恰当性,项目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难度太大又会令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导致项目无法顺利完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信心。
(二)信息技术教学缺乏实践性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虽然能够运用项目式教学策略,但是教师大多都是侧重教材知识,或者是由于其信息技术实践性水平较低,对学生在日后生活与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考虑欠缺,导致信息技术的教学都是围绕教材开展,缺乏实践性。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信息技术水平才能将教材知识与之整合起来,培养学生成为实用型人才。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设置项目目标,明确项目流程
划分了项目小组后,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应当在正式实施项目前对项目目标、项目流程等进行明确,让项目的过程有迹可循。项目目标可以让学生对项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自己要做些什么,而项目流程主要包括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环节、步骤和程序等,可以指明项目的传递方向和次序,消除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多余的环节、合并同类活动,使项目流程更为合理和简便,从而提高效率。一个周全的项目流程除了有助于学生了解整个项目的具体过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项目流程对各个小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进与了解,对学生的项目参与度进行掌握,并给予适当提醒,让学生可以在项目流程的指引下顺利完成任务。
(二)合理划分小组,成立项目团队
成立项目团队是开展项目式教学法的前提。为了促进团队合作,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划分时,应当注重合理性原则。首先是小组的人数,项目小组的人数应当控制在4—6人之间。若少于4人,则组内分工就会不明确,常常出现一人负责多个任务的情况,成员的任务负担过重,不利于项目的完成;若人数太多,则会在分派任务时出现任务不均的情况,导致部分成员没有要负责的任务,而且在讨论阶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人数越多,分歧就越多,不仅会影响项目完成的进度,还会影响项目效果。其次是教师要对小组内成员之间能力互补的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在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平衡好各个小组之间的实力。最后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划分小组。若难度较低,则没必要分组,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若难度较大,则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合作、交流探讨等完成项目。
例如,在对“文档的修饰”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就不必进行分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任务,这些知识都较为简单,教师只需要发一段文字在班级群里,然后把修饰的要求一同发出,如字体、字号、行距、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独立完成任务。而学习《网上资料的下载》时,教师设置的项目可以家乡为主题,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介绍家乡的文档,其中包含图片、文字等内容,将班级学生分成4—6人小组,任命其中一位责任心强、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为组长,组长与组员共同商量任务划分,一位负责图片下载,一位负责搜索与家乡相关的网站,对家乡的介绍内容进行下载,一位负责文字描述,对图片进行配文等。合理划分项目小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其团队意识,并在团队协作中明确分工,每位组员都有自己负责的任务,这样可以提升其责任感,避免浑水摸鱼等现象的发生,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能够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知识。
(三)小组成果展示,客观评估项目
1小组成果展示,客观评估项目
2小组将项目成果展示出来以后,由小组代表进行口头报告,并将本组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和感想,再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然后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让各个小组对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自评与互评。
3教师在小组报告完以后对其进行客观评估,根据调查问卷中所反馈的问题,就项目学习经过进行点评,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其他同学也要给予适当鼓励,肯定学生的付出,以增强其学习信心。但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也要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处理不当的地方,让学生以后避免类似错误。
例如,在“为幻灯片添加声音”这一项目成果展示中,各个小组通过自评和互评,先说出自己对此次项目中的个人表现的看法,然后教师再对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教师的评价不能只是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进行,还要注重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比如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对学生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身的长处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树立信心,不断进行完善。
结束语
综上述,如今,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获得广泛应用,尤其是教育领域,教师常常将其作为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初中学校已将信息技术纳入教学课程中。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项目设置,然后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独立对项目进行处理,最后完成项目的过程。该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主动性、探究性的激发,将其运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符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分析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研究[J].周会杰.??装备维修技术.?2020(02)
[2]探讨项目式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李慧琳.??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