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业余体育运动学校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已经成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现阶段的初中体育训练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体育训练效果的发挥。因此,本文在简单介绍初中体育训练教学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教学效率;提高方法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程的教学不受重视,所以老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训练方法,也体现出了极强的滞后性,影响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体育训练教学的效果不理想。但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不仅能够放松学生的身心,减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初中体育老师,要充分意识到体育课程的教学价值,实施与时俱进的教学,促使体育训练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一、现阶段初中体育训练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通过对目前我国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效果的分析,发现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学生兴趣不高
目前很多初中生在学习中,仍比较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提升,并不重视体育课程,甚至认为体育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在此种错误思想的引导下,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不高,影响了体育训练教学的开展。
2、体育老师思想偏差的存在
传统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由于体育课程不受学校和学生的重视,所以在当前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老师深受此态度的影响,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产生了懈怠心理。在体育教学中从不进行课前准备,体育课程的开展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使体育训练教学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3、教学模式滞后
也就是仍局限在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体育训练中,这就让学生处于被动参与训练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创新能力,局限了体育训练教学开展效果。
4、教学手段之后
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中,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但实际教学中,很多体育老师在训练教学中,仍没有运用多媒体、微课等教学手段,这其实就是老师教学思想过于落后的表现。
二、有效提高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效率的方法
1、激发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体育训练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老师要想保障体育训练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学中必须要做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项工作。首先,体育训练教学中,老师要通过语言、案例等方式,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训练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加强对体育训练的重视度,消除学生对体育的厌恶心理,为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培养奠基;其次,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而由于老师所设计的体育项目不止一项,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并按照学生所选体育项目进行分组,完成课堂任务后,实施分组运动;最后,将游戏、情境、竞赛等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
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已经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初中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将创新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首先,老师可以将信息技术用于对轻松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中,如学生体育训练后会出现体能消耗大的问题,此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舒缓性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确保学生始终处于身心健康状态。其次,将信息技术引入体育训练情绪的渲染中,如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体育训练项目,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情绪激昂的音乐,让学生主动挑战困难,并在运动中深挖学生的身体潜能,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第三,对于那些难度较大体育内容的训练,老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观看微课,让学生利用微课的方式观察清楚每一个动作要点,这样可以让体育课堂训练活动更加顺利的推进,并在训练中掌握技巧,促使体育训练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拓展体育训练教学的空间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空间和资源有限问题的存在,使体育训练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新时期的体育训练教学中,老师要具有整合资源的意识,要善于对其训练教学空间的拓展,这样才可以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根据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和学生的喜好,设计一些兴趣活动小组,如篮球小组、羽毛球小组、跆拳道小组等;其次,由于体育运动中受伤的几率较高,老师要向学生传授一些急救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第三,多设计一些竞技性的训练活动,促使体育训练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效率的意义重大,老师要丰富训练内容、训练方法,拓展训练空间,提高学生体育训练的热情、能力,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婕.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 2018(08).
[2]周华堂.有效提高初中体育训练教学效率的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