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王兴虎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高中体育和以往相比也发生较大改变

         王兴虎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中学 553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高中体育和以往相比也发生较大改变,更为注重学生综合体育技能。花样跳绳作为体育教学重要组成,和传统跳绳运动相比能较好地增强学生耐力、体能与弹跳力,更有着较高地观赏性与趣味性,因而教师需积极创新花样跳绳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实现真正意义层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花样跳绳  高中 体育教学 应用 探究
引言
         与传统的跳绳不同的是,花样跳绳是在传统的跳绳基础上加入了音乐、舞蹈等更多样的动作,来提高跳绳的观赏性,同时锻炼强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跳绳作为简单的有氧负荷运动,长期锻炼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提升,而花样跳绳又可以让学生提高兴趣,让跳绳不再那么的单一、枯燥;又因为其受空间影响较小,适合大范围的推广,更有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花样跳绳的优点
         (一)创新模式的出现
         传统的跳绳是一项相对简单的体育运动,运动久了难免会感觉到枯燥无味,而花样跳绳的出现恰巧补缺了传统跳绳所没有的这一特点。在跳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玩法,既开阔了思维、学到了跳绳的技巧;也在运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灵活性,更加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
         (二)设施简便、经济压力小
         跳绳作为相较于羽毛球、乒乓球等消耗较大的体育运动来说更具有经济的优势。学校相较于购进大量的足球、篮球、呼啦圈等体育设施,跳绳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是较低的,一根绳子就可以保证多人一同玩耍。仅仅用了一根简单的绳子就可以起到锻炼学生身体的作用,花样跳绳也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能够灵活调整课程,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程的玩法单一、枯燥的高中教育模式。
         (三)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以往教师所开展的跳绳教学普遍只是让学生单纯重复“跳”的运动过程,这并不利于真正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全面协调性和健康发展。而花样跳绳教学却可以实现这方面的体育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体魄,并提升体育素质。
         (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不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畏难心理、自卑心理等,表现在学生不想参与有难度的体育运动、不敢参与体育运动。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教师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采取可行的举措,帮助学生克服在体育运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花样跳绳是一种具有团体性的体育活动,学生在团体类的体育活动中,可渐渐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合作意识可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的体育运动中建立起比较默契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在花样跳绳运动中感受到协作完成训练任务的成就感与喜悦感。基于学生自愿的原则开展花样跳绳教学,无疑可有效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不仅可以使其主动参与花样跳绳运动,还可使其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坚持完成体育课上的花样跳绳运动任务。
二、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策略
         (一)引入信息技术,直观呈现运动技术
         在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开展:首先突破花样跳绳教学重难点;学生在练习花样跳绳时表示由4根绳子组成的井子跳等技术有一定难度,因为需要快速完成相应动作,即使体育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前为其精心讲解和示范,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和练习时也会感到困难重重,长期以往学生会对花样跳绳以及相关技术心生畏难和抗拒情绪,降低参与花样跳绳积极性。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中的定格或动作回放等功能就能较好地凸显重难点技术,此时再融入教师示范和语言讲解,那么就能较好地解决学生理解困难和兴趣不足等问题,突破重难点技术的同时大幅度提升花样跳绳教学效率。
         (二)竞技型鼓励指导
         鼓励型教学指导方式作为高中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指导模式,教师通过构建一个激励机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指导效果。基于此,在高中的花式跳绳体育课中,教师也可以采用该模式,来增强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从该理念出发,建立一个竞技型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技巧应用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花式跳绳技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双脚跳接并腿前后跳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两组,然后限时一分钟,让两组开展以双脚跳接并腿前后跳这种跳绳方式,开展竞速跳绳比赛,并将一分钟内跳绳次数多的组认定为获胜组,同时不标准的动作,不能计入到跳绳次数中,这样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其标准践行技术动作,提高技巧练习强度,而且这种竞赛形式相较于传统的指导教学模式,更具趣味性,能够延迟学生的疲劳感,优化其运动体验。
         (三)注重情感教育,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通常花样跳绳训练分为多人训练和双人训练,这两项训练也能彰显花样跳绳特征并有效增强学生运动技能,改变以往身体过于僵硬情况。学生在参加花样跳绳运动中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积极与小组内成员相互协作,由此一来才能顺利开展花样跳绳运动,提高运动效率和质量。在花样跳绳中开展合作能增强学生身体耐力、反应能力、弹跳力以及手脚协调能力,还能在训练中锻炼体育思维和认知,提高运动心理素质。再加上学生相互帮助和协作能形成良好课堂氛围,因而在多人和双人跳绳运动中应注重渗透合作意识等情感教育,促使学生明确合作在花样跳绳运动中的重要性。
结束语
         总之,花样跳绳是高中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项乐趣和运动技能兼具的体育项目。教师在花样跳绳运动时需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更能增强学生团结合作意识,提高运动技能,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邵辉琴.花样跳绳对促进高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18(08):44-45.
[2]王建兴,魏巍宏.引导高中生认知花样跳绳活动中的美育价值[J].考试周刊,2017(03):114.
[3]袁前进.论花样跳绳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角色解读[J].中学教学参考,2016(09):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