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欢乐充盈体育课堂—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 荣蕾
[导读] 趣味性体育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出发,

         荣蕾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中都镇白塔基点校 645353
         摘要:趣味性体育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出发,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在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拼搏的体育精神。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将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课堂;趣味性教学
         一、在小学体育中实行趣味教学的意义
         (一)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是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的重点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展开教学。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能够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比较活泼爱玩,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开设小游戏环节,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在游戏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互动交流,在游戏中,教师要平等的和学生交流,以鼓励为主,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
         (二)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
         创设有趣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将学生的体能和智能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情境中能够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的时候,要结合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就可以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从而发挥出他们的优势。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要扮演一个引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仔细观察每位学生的特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因材施教。
         (三)培养和发掘学生的体育特长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现在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即使是在小学阶段,家长也会让孩子参加各种补课班和兴趣特长班,以此来增加学生在以后步入社会的竞争力。这就导致了小学生本该自由玩耍的时间,却被各种作业和特长班占据。在这种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体育课堂的时间,尽量多的带领学生进行室外锻炼,开展各种体育锻炼活动,让学生在枯燥的学习中,释放天性,发掘自身的体育特长,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增加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趣味性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
         (一)设计趣味游戏,活跃教学氛围
         将有意思的游戏融合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不再感到体育的枯燥和单一。

教师利用设计趣味性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内掌握新技能,是小学体育趣味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教师可设计一个“8字滚圈”的游戏,游戏玩法是:每人两个呼啦圈,用一个圈推另一个圈进行行进间滚圈,绕场地变换方向滚圈,转弯时身体重心转移。在游戏中,教师要告诉学生游戏中的注意事项:练习中让学生摸索两圈接触的位置,方向改变时的双手用力力度。这种趣味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提高上臂的灵活性。再如,设计“过河”的游戏,规则和玩法是: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间距10米,面对面站好,每组排头学生持两个呼啦圈,教师发令后,将一圈抛出,然后跳进呼啦圈内,将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进第二个呼啦圈内,转身将第一个呼啦圈拿起再抛向前方,如此反复,直至跳至对面学生处,其他学生依此法进行。在游戏学生要注意:抛呼啦圈时不能抛太远,应在自己弹跳的能力之内,双脚始终不能离开圈外,否则返回重新进行。该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发展下肢弹跳及手脚相互配合能力,培养勇于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
         (二)开展体育竞赛,增强体育趣味性
         培养学生力争上游,具有竞争意识也是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小学生都争强好胜,他们更愿意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得到快乐和成长。例如,举办“两分钟穿梭传球比赛”:每队选择10人,男女混搭,分为A、B两组,(每组5人)。利用篮球在场地内划两条间距7米的线。比赛规则及内容:⑴、A、B两组在两条线后面对面排成一路纵队。A组站在队首之人听见裁判员的口令,就马上把球抛给站在对面的B组的队首,并且从右手跑到这B组的队尾站好。B组队首接球后,把球再抛回A组第二名选手,然后自己从右手跑到A组的队尾站好。如此反复,球抛来抛去。⑵每传一次则计数一次。⑶在抛接过程中,球若跑到别的地方,则接球之人要将球捡回并站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后才可继续比赛。⑷队员须在线后传球,且球出手后,才可跑向对面。⑸若成绩相同,则相关队举行附加赛,直至决出名次。比赛结果:两分钟内传球次数多者胜出。
         (三)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提升趣味效果
         将体育教学和生活相结合,让体育锻炼能够无处不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体育锻炼,教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利用身边的各种物体和器材进行锻炼,这样就增加了学生锻炼的时间和范围,让他们的身心都能得到很好的释放。例如,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将空瓶子装满水,在家进行哑铃的锻炼。再如,教师让学生利用自家小区的体育器材进行锻炼,这样就让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外,养成了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
         结束语: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环境下,体育教学成为在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锻炼,是教师开展趣味性教学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要围绕这一思想开展教学,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体育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徐指挥.中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当代体育体技,2015(5):17-18.
         [2] 唐学军.浅谈高职院校田径教学中快乐法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2):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