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才
鸡西市第二十四中学
摘要:化学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微课体现出的课堂运用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制作微课视频,通过微课的运用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点的了解与实践运用能力,推动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所以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运用打造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强化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教学
引言
过去教师忽略了一个点,那就是虽然生活中到处都有体现化学知识,但是学生阅历不足,不具备独立发现化学现象的能力。此时微课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帮助效果,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化学知识现象,明白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化学知识。在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被联系到一起以后,能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并且微课本身具备的直观化特点,让学生能够理解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是提高学生知识理解效果,活跃学生思维能力、记忆能力的有效形式。
一、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部分教师“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化学学习兴趣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化学是一门对于学生实践以及思考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无论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是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实验,都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若教师执意采用这一传统方式教学,会使学生感到化学是枯燥乏味的,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大部分学生课后仅仅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化学学习
学生学习化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学习,而课堂上的化学学习时间短暂,学生的课余时间较为充裕。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未能在课余时间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未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仅仅完成作业,没有认真去思考,没有做到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效地学习化学。
二、“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于课前预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网络通信的发展和各种智能终端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在课前,按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并且结合教材内容来设计微课内容和导学案内容,教师将微课及导学案发给学生,以供学生预习使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中的课题“空气”中第三个问题“保护空气”为例,这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良好材料,并且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掌握学生关于“保护空气”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保护空气”的内容,制作“保护空气”微课,编写预习导学案,并在课前发给学生。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填写导学案,学习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危害,根据微课的引导,独立查找“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资料,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以便课上讨论。“微课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查找资料的能力,同时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形成绿色化学理念。
(二)巧用资料打开思维源泉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大课堂,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再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化学现象。当然初入中学的初中生,阅历不丰富,所以知识理解十分困难。微课可以化解这一难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理解效果。备课环节,教师需要深入分析与探究,精选其中的资料、材料,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打开学生的思维源泉。如学习《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的时候,教师需要先展开学情分析,从微观角度讨论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因为学生之前没有过直观印象,所以此时学生并不能明白分子与原子之间的不同。此时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事例,让学生用对比与想象解释分子、物质和原子的不同。考虑到这样的需求和条件,教师可以跟学生展示生活日常现象,包括菜肴为什么能够散发香气,为什么晾晒完的被子有淡淡的香味,香水的原理是什么。随后教师可以用乒乓球与篮球作为指示物,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分子原子大小比例不同,最后用FLASH动画具体化原本抽象的分子运动过程,增强学生对分子、原子知识的理解。简简单单的视频包括了很多内容,直观的呈现了微观世界的特点。这样的方法不仅降低了学生知识理解难度,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
(三)立足微课运用保障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因为化学是一门需要实验操作的课程,化学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初中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同时也能保障学科教育的实效性。但是实验操作是比较复杂的,例如在仪器选择、连接和药品制取等方面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直接让初中生进行实验操作是有着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化学教师可以立足微课运用保障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以氧气制取实验教学为例,化学教师如果是让初中生直接进行实验操作则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也会导致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现象,不能在规定的课时中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所以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运用引导初中生进行实验学习,在微课中展示实验目的、基本原则、仪器、设备与药品等内容,通过微课的方式让学生们掌握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与获得的实验现象,立足演示实验的开展提高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程度。这样可以通过微课的运用保障实验教学的安全性与规范性,在对实验过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强化学生们的知识体验。
(四)应用于课后复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全面发展科学素养
课后复习时,学生可根据微课内容以及导学案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自己未掌握牢固的化学概念等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微课视频可以反复播放,且随时暂停,更方便学生加强学习探究。“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中的课题“水的净化”,这部分知识包括“过滤实验”、“硬水和软水”等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在课后及时将知识巩固扎实,便会影响后继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录的微课来巩固知识,填写复习导学案,并且根据微课中的提示来完成开放性作业,即根据课堂上所学内容以及微课中所给的材料,自制简易净水器,并与同学分享、讨论。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化学知识,还提高了思考、沟通以及创新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采用“微课导学”教学模式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丁晓花.浅谈导学案与微课融合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C].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LanzhouNo.1SeniorHighSchool).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19年第四季度).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LanzhouNo.1SeniorHighSchool):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10-11.
[2]崔红莲,李龙男.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6):236-237.
[3]薛加荣.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224-227.
[4]马淑红.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61-162.
[5]吴良茂.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