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 焦绪光
山东省昌邑市第二实验小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走进课堂却发现,学生只是满足于听讲,很多学生有疑不质,甚至无疑可质,根本不主动参与。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实践证明,让学生学会质疑,养成质疑的习惯,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一、质疑习惯现状分析
小孩子在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总是围着大人嚷嚷:“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又会继续问:“为什么是这样呀?”无穷无尽的是什么,为什么,让我们难于应付。然而在经过小学、中学十多年的学校教育后,人长大了,知识增多了,问问题的人却少了,甚至连回答老师提问的热情也没有了。为什么早期提问题的习惯,随着年龄和受教育时间的增长、个人知识的增多而失去了呢?
1、教师包办现象。一些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孩子在课堂上91.4%的语言是回答老师的问题。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提问的次数明显增多,从表面看来课堂气氛似乎活跃了,好象实现了师生互动。但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一些提问与其说是激发思维,不如说是走过场。在课堂上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浅层次的,学生不需经过思考或略加思考就能回答出来,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学生思维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跑,这样长久下去就会出现一个糟糕的结果:学生提问题的习惯会逐渐的消失,最后导致我们的学生思维迟钝,缺乏创新精神。
2、学生依赖现象。有一项调查显示:上课遇到问题当场举手提问的学生:小学生为13.8%,初中生为5.7%,高中生为2.9%。很多学生有依赖心理,明明有问题,自己不问,等老师讲或别人去问,错过了质疑的时间和机会,从而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
3、师生互怕现象。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生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同时,教师碍于“面子”或知识水平的限制,不敢放手,让学生始终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4、无疑可质现象。学生习惯了在课堂教学中听老师的教授,老师也习惯了让学生听自己的讲解,并且总以为把学生教的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老师习惯给学生留问题,学生也习惯了老师留问题,从而学生就有了老师不留问题就没有问题的习惯了。一位外籍老师在谈到中外学生差异时说:“中国有许多非常聪明的学生,为什么课堂上不踊跃提问呢?”他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可问的。”实际上,我们恰恰忘记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简单事实,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们特有的财富。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几点做法:
1、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善于发现
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总觉得没有问题可问,盲目地、被动地接受老师“指挥”,这主要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键在于学生不知“疑”在何处,不知“惑”在哪里。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授之以渔”,交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会问、能问。
每节课一开始,就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来说,其注意力尚不集中,此时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发现问题,必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动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上《轴对称图形》时,老师进入教室时,故意戴了一双不对称的眼镜,衣服扣子也扣错了。这种奇怪的打扮,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好奇,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会这样打扮呢?教师在学生的疑问的眼光中,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进行了纠正,再次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正面:你能从老师这个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从而使学生思考:老师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这跟我们这节课有什么关系?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揭示课题,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习兴趣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设置这样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去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营造和谐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努力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是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关键。应让学生鼓起“问”的勇气。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敢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提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各种问题。
要给学生“问”的机会。要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留出教学时间,创造一切机会引导学生质疑求问。教师应面对所有的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深信“我行”、“我是最棒的”。 例如:教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在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法则后,教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这时,有一位同学举手问:“一个因数是三位数,为什么在计算过程中只乘两次?”这个问题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说明还有学生不理解,教师必须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进行着重教学,使学生明白“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的道理。
又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时,当揭示课题后,教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争先恐后说:“我想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想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不是也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我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不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样?”随即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本,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提高了质疑水平。
3、培养求新求异思维,引导学生乐于探究问题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过分依赖书本、依赖教师,标准答案是什么就记什么,书上怎么写就怎么背,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常认为考试能考个好分数就行,没必要去探究其他问题。事实上,学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求新、求异、求奇,对周围的事物相当敏感,乐于追问为什么,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尽可能少讲、精讲,让学生多体验,留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之勤思考、勤讨论、勤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使之勇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比如在学习完圆柱和圆锥这部分内容后老师拿出一块不规则的石头问同学们:怎样求出这块石头的体积呢?这个问题一提出肯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引发学生无限的思考。我们教师应多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
有时候,教师有意创设一些有问题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在让学生探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设计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用若干个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面积,由于学生手中的长方体大小不一,而小正方形的数量却是有限的,因此不少学生在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手中的小方块不够摆,纷纷提出:“老师,小方块不够摆,怎么办?”怎样才能解决小方块不够的问题?研究发现:只要长摆一行小方块,宽摆一行小方块,再将长与宽所含的小方块块数乘以乘,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从而较好地使学生理解了长与宽所含小方块的块数与长与宽的长度的关系,进而抽象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充分的训练。
4、 要加强科学的训练,让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学生能够提出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问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只有不断地给予科学指导,有序训练、学生的“质疑”才能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1) 从“明知故问”入手
所谓“明知故问”,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同时,根据教材顺序,用简答题的形式列出本课时所学内容。虽然这种“明知故问”的问题,表示学生在原由基础上独立思考提出的“质疑”,问题的答案仅局限于课本上现有的知识,但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紧扣教材的知识点,有利于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也有利于学生学会“质疑求问”的方法,它应贯穿于新知识传授的始终。
(2) 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经过“明知故问”阶段的训练之后,学生懂得了围绕教材内容提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此时应鼓励学生“更上一层楼”:有看不懂的内容、想不出的原因、解决不了的问题、自己的见解或观点及时提出来讨论。对那些富有挑战性多疑善问的学生,应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采纳他们的正确观点,不能压制学生的异议和个人见解。
(3)教师要善于引疑
想让学生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引疑的方法很多,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养成勤于质疑的好习惯,并会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进而形成终生受用的求疑和创新意识。
三、 质疑习惯培养带来的效果:
1、敢放、敢说、敢问,课堂气氛活跃。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锻炼之后,课堂不再那么“冷场“了,不再是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了。老师敢于放手,学生的问题便一个个接踵而至:这个题问的是什么,怎样解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利用的哪部分的知识,有的时候,还会出现问题“连环套”:你为什么这么做?我不这么认为……于是一场饶有趣味的辩论便展开了。在这当中,不仅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逻辑分析能力、判断能力都到了很好的发展,问题也在辩论中逐渐明朗起来,一切水到渠成。可谓一举多得。
2、会思、会问、会学,学习能力提高。原先习惯于接受老师的布置安排,按部就班,一离开老师,不知道干什么好了。现在,学生会思考,会提问,会方法,可以循着问题一步步走下去。在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中,学生或独立或合作就能把知识消化掉。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学生不时的妙语连珠,偶尔还会出现点“小意外”,为课堂增色不少。都觉得学生变聪明了,变活跃了,在学习上更积极主动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科学的训练,加强提问题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提问题习惯和能力有了明显改善,课堂上思维活跃,积极发言,语言逻辑,思路清晰,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课外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发展。因此,只有让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学习策略,才能使数学成为学生手中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成为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以致用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