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吴先登
[导读] 化学是一门基于物质认识的自然学科的学习

         吴先登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世昌中学 ,贵州 铜仁 554100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于物质认识的自然学科的学习,学生通过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认识,了解相关的物质化学反应,学习化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了推动教学工作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思维
         引言:中学阶段,是学生意识和思维正在快速建立的时期,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到了九年级我们还会增加一门新的学科的学习,那就是化学。化学是一门有关于科学的学科,无论是了解化学反应还是实验活动,培养创新思维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创新思维既能推动学生思维的发散,也有利于提升实践能力,将思维意识转化为创新能力,对于化学学习有很好的影响作用,所以结合教学活动,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结合生活化的情境导入,启发学生思考
         化学是一门科学,但是化学也在我们身边,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那么教师在开启新的化学课程的学习时,就可以从生活化的情境来导入,让学生来引发启迪与思考,与化学学习建立关系。思考是创新的前提,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具有活泼的思考能力,对于思维产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一定的影响力。创新是指以人们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的不同于常规的想法或见解,从而推动创建新的事物、方法、元素等的行为,启发学生多多思考,有利于推动创新思维的建立。
         例如:在第二单元的化学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我们身边周围的空气,空气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物质,没有了空气也就没有了我们人类。但是我们学生知道空气中都有什么吗,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在课前的教学活动的进行设计,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对于生活常识的积累,思考为什么人类离不开空气。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能力,无论是阅读,还是解题都需要良好的思考能力,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进入深入的探索之中。
         二、结合教学活动,创设讨论情境
         在思考过后,我们会对事物有一个基本的判定,这一事物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如何改进不好的地方等等,针对这些内容都需要一个讨论的过程来将思考的内容进行表达。创新能力的建立不是短期之内就能体现出来的,它是融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之中的,从思考出发,结合探讨,进行思维启迪,建立认知。而且讨论的过程,是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过程,通过与同学的交流,也可以进行思维碰撞,达到一个完善思维认知的目的。
         例如: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它会从我们身边的物质来进行学习,就比如说“物质”这一词,物质是代表的是什么,不同的物质由什么组成,从教学活动出发,教师有很多可以创设讨论情境的地方,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那么学生就可以来分析一下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反应的是分子还是原子。通过基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有一定知识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探讨进入进一步的实验活动中,建立疑问,这有利于进一步的思索。而且探讨的过程,也是了解其他同学想法的过程,可以促进思想的碰撞,在交流中加深理解。

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活动,来创设讨论情境,让学生有交流和分享想法的过程。
         三、结合实验活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化学学习中会有基于化学反应来进行验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活动是化学教学的基本活动,通过实验可以来验证化学的原理,而且在实验活动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化学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仅仅是跟随教师的步骤来操作实验,是无法达到启迪学生思维,推动创新的作用的,所以教师要从实验活动中,做好组织与安排工作,以提升思维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促进创新思维的建立。
         例如:我们在上册的学习中,会学习《燃烧及其利用》在实践活动中,会进行实验活动“燃烧的条件”,在第一节的学习汇总我们会掌握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而这个实验是为了加深对三个条件的认识。那么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现缺少其中一个条件,燃烧就不会成功,那么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是不是可以掌握灭火的方法,思维的角度是多样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才有利于培养创新性思维。亦步亦趋式的学习是无法培养出创新性人才的。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性思考的能力,或是通过引导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思维的拓展,推动创新能力。
         四、设计多样性的习题,培养创新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创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在实验活动中,教师会结合实验情境,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这两者的结合,已经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课后,教师也要布置相关的习题,来继续拓展学生的思维。但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所以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多样性的化学题目,在灵活变通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思维上的变通和创新,并达到启迪思维能力的目的。
         例如:首先,可以相关的归纳性的整理型作业,对化学知识进行框架性的整理,这个整理的过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归纳思维,对知识即兴框架构建,有利于思维理性的建立。其次,可以设置一题多解的题目,培养学生思维上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如“怎样消除酸雨的影响”“氯水有漂白的作用,二氧化硫也有漂白的作用,若氯水中的氯和二氧化硫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其漂白作用是如何的”,通过一题多解,来让学生从多样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拓展思维的宽度,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最后,结合实验活动,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行编写实验步骤的能力,既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化学实验活动流程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化学思维能力,推动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结束语:
         以上内容,从化学教学活动的四个方面来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建立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可以结合教学活动,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挖掘,将创新思维的培养融入到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去,不断渗透思维与探索的能力,达到最终提升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帆帆.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
         [2]刘选鹏.浅析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