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 谭祥敏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应用。

         谭祥敏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43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应用。为了顺应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发展,趣味教学法也随之产生。因为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师使用趣味教学法教学可以让数学知识更形象、更具体,能够更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析,主要研究了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应用
         数学科目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存在很大的不同,数学知识有着较强的抽象性,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而应用趣味性教学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去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方法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可以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时期的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理解能力不足,而数却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教师应该要想法设法地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使用趣味教学法可以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其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善于发现并使用生活中和数学有关的内容,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强化知识记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最后,可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趣味教学法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感,让学生觉得教师也是和蔼可亲的,从而主动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另外,趣味性教学法也可以反作用于教师,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变能力,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特征,从而因材施教,建立趣味性的数学课堂。
         二、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一)故事引导,增强教学趣味性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他们都非常喜欢故事,尤其是在家中,不少家长都反映学生喜欢在睡前听故事,故事中的情节能够让小学生明白一些善恶、是非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而在数学教学中加入故事引导,能够满足小学生想要听故事的欲望,也可以推动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在教学“混合运算”时,教师就能够通过故事去进行引导:有一天,小明要出去玩,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回家的时候去超市买3个面包和2袋饼干,一个面包需要2块钱,一袋饼干需要3块钱,那么小明的妈妈应该要给小明多少钱呢?这样,教师就能够通过故事去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充分激起了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小学生在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的时候,使用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所以在理解与掌握知识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困难。而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游戏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有着较大的乐趣,所以使用游戏教学可以有效集中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利用游戏去渗透数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另外,因为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可以更好地建立学习的气氛,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这样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去具有针对性地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与发展。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时,就能够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去进行游戏,让小组中的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并让其中一个学生去说出其他学生的位置,进而让学生可以有效掌握这一数学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习质量。
         (三)布置多元化作业,进行趣味练习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作业是让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之前的教学之中,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是使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去巩固知识。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对作业产生抵触心理,对作业敷衍了事,不能发挥出作业的真实价值。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应用趣味性教学法,就需要布置一些多元化的作业,如数学日记、手抄报等,激起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数学作业形式,增加完成作业的主动性,这有助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与能力。
         综上所述,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却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其具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没有产生良好的规范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要充分了解趣味性教学的意义,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征相结合,把乏味的数学知识与抽象的思维结合在一起,让数学教学更具有趣味性,也更容易让学生所接受。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之中,小学生也应该要注意防止枯燥的练习,要让单一的学习模式更加灵活与丰富,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贺秋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趣味化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0(12):23.
[2]王美艳.在数学中探寻奇妙——小学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