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管理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路径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谭世兵
[导读] 随着新课改浪潮的汹涌推进,在我国教育体制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谭世兵
         重庆市万州沙河中学,重庆 404100

         摘要:随着新课改浪潮的汹涌推进,在我国教育体制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更好地迎合现代教育的变革号召,将教学重知识文化转变为学生的综合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必修学科,在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因此加强高中数学的德育渗透,有利于帮助学生持有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使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德育管理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路径,以期在该领域中提供有价值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学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高中数学课程的德育建设在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也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给予高度的重视,不断改进德育管理策略,从而促进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以期有效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智德”双重培育的发展。
         一、结合数学名人典故宣传德育
         在数学这门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无数中外数学家不懈求索真理的故事,他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务实的精神,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而百折不挠,令我们钦佩。这些生动的名人典故,同时蕴含着现实的教育意义,它对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培养他们勇于拼搏的精神,都是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
         例如:以“直线和圆、二项式定理”教学为例,笔者为学生精心准备了祖冲之的故事。在课初,笔者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圆周率的由来,特意在教学中插入了祖冲之研究圆周率的艰辛过程,并且最终成功,求解出圆周率的分数值。笔者在为学生介绍祖冲之的故事时,发现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讲,课堂鸦雀无声,当说到该研究成果比西方国家提前了一千多年,极大地提高圆周率计算的精确度时,学生都为之动容,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有效唤醒了学生心中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总之,结合数学名人典故有助于宣传德育教育,在课堂上充分彰显德育作用。该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以祖冲之为表率,为祖国的发展奋发图强,达到了很好的教育目的。
         二、借助教学情境开展德育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对于每个教育工作并不陌生,但如何利用教学情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一直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苦苦思索的重要研究课题。

教学情境可以分为多种形式,如提问教学情境、多媒体教学情境、游戏教学情境等,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德育,如何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这需要教学避免脱离实际生活,不能无视现阶段学生的发育特点及学习状况,以创设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关注为突破口,以合理的方法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在共力的促使之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例如:以“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为例,根据教学“随机小概率事件”内容,笔者抓往德育教育契机,在课上为学生导入了“守株待兔”这一事件,这样,通过耳熟能详的寓言小故事,点燃了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能够让他们快速地明白随机事件概率的概念。与此同时,笔者借此故事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大家遇到此类事情,赞同农夫的做法吗?”学生异口同声:“不会”。通过小故事,笔者在数学课上有效融合了德育思想,引导学生明白农夫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他在等待一个微乎其微的机会(随机小概率事件),这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做法。从而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事情要脚踏实地,而不应被不现实的侥幸心理所支配。
         三、开展合作学习进行德育渗透
         培养合作精神是新课改对合作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集体意识,以及促进沟通的能力等。相比其他课程来说,数学更具对抽象知识的逻辑思考过程,而合作互助学习在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着意想不到的益处,除了分组讨论共享和汇报成果外,课堂的多边互动都是体现学生主体价值的良好方式。但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注意不能现于形式,要注重教学的实质有效性,只有这样保证学生在这一学习交流中,能够投入深入探讨,其思维得到碰撞,迸现出智慧的火花,获得良好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高中数学教学要求内容创设合理的合作学习模式,并将德育工作巧妙的融入其中,既可显著调动学生的热情,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
         例如:以“空间几何体”一课为例,该课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掌握几何体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法。空间几何体知识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进行思维上的转变和图形模拟,这对他们有一定的难度,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在学完空间几何图形的概念后,采用了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成员用纸折出不同的空间几何图形,并以图形的各个面为对象进行探讨。该开放式的学习模式,课堂氛围被激活,有效提升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组成员间博采众长,发挥群体智慧的锦囊,有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而亲自动手制作空间几何体,同时加深了其对空间几何体的理解程度。
         总而言之,数学作为高中时期基础的应用课程,新课标予以了高度重视。它强调结合数学教学链接生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育,以使学生构建健康的价值体系。因此,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播,更重要的是德育并抓,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德育的契机,采用一切可能的德育手段,通过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有利的德育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德育管理融入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路径,希冀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之良效。
         参考文献:
         [1]王晓栋. 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考试周刊, 2017(36)
         [2]朱晓娜.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