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群凤
梧州市新兴小学,广西 梧州 543000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迈进,教育改革步伐紧随其后,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无论是丰富学生的知识,还是使他们获得综合性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在实效性和创新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培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举措使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当前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了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途径,旨能够有效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教师工作者紧密围绕新课标的指示,努力探寻小学数学教学改良与创新的方法,以力求突破阻碍教学发展的瓶颈。为此,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笔者立足于教学创新,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较深入地剖析。
一、增强自主探究,移交学习主动权
学生学习数学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一个对知识主动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只有投入热情,并积极地调动原有的知识来进行知识的迁移,才能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扮演主人翁的角色,充分调动其主体价值,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地探究新知,而教师则要发挥着引导者、协作者的角色。在课堂上师生只要各司其职,才能搞好教学工作,提升其实效性。
例如:以“几百几十的加减”一课为例,在学习例题“”时,传统教学通常是借助方格图教具向学生展示“”的口算过程。对于这种惯用的教学法,学生早已司空见惯,失去了教学新鲜感。为此,笔者另辟蹊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新的解题思路。通过学生的仔细观察与合作探讨,发现该题的内在规律:“与“十”有着紧密的关系”,中有个十,中有个十,一共是个十,。学生最后总结出:用计数单位可以易化求解。这一学习过程,正是学生自身创造性的表现。
二、实践性教学,彰显学科应用特点
数学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它是一门工具性强的课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注重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任务,引导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发现数学的本质,并在任务的驱动下,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以“我们身体上的‘尺’”一课为例,笔者引导学生两人一组,相互配合测量自己的“身体尺”,明确“一拃”“一步”“一丈”“一脚”分别的长度。随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任务,引导学生用“身体尺”测量周边物体的长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在该过程中,笔者点拨学生在测量时,注意以合适的“身体尺”为参照物。学生投入到“身体尺”的测量活动之中,通过真实的“比比划划”,学生悟出在生活中往往不需知道物体的确切长度,也不可能时刻带着尺子,因此“身体尺”就格外重要。他们在知道自己“身体尺”的长度后,就可测量出一些自己想知道的物体长度。
同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在课下,到操场上搂一搂大树,估量其一圈的周长、测试跳远场地的长度等。该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他们的热情被“身体尺”测量活动所激发,并且使他们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任务中,能更好地让他们理解数理知识,建立学习数学的生活意识,提升其应用能力。
三、数形有机结合,化解数学教学难点
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薄弱的发展阶段,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抓形象思维的优势,以其作为支撑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数理本质。具体来说,教师通过数形的有机结合,进行图解分析,指导学生厘清数学问题,从而把握其中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得以顺得地解决。
例如:在学习数学问题时,如求解“买支圆珠笔的钱可以买支铅笔。小红带的钱正好可以买支钢笔,如果买铅笔,能买几支?”对该题而言,其中条件“支钢笔的钱可买7支铅笔”,小学生感到理解困难。为此,笔者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来化解教学难题,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和理解。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学生很快地理解支钢笔的钱可买几铅笔,即求“”是多少的问题。数形有机结合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形”的帮助下,充分激活了他们形象思维空间。在该法的引导下,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分析方法和解决技巧,而且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启蒙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该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发挥着理想的效能。
四、重视思想方法,拓展思维空间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思维融入,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深化学生的空间观念上,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角”时,学生在低年级时已初步有了表象的认识,因此,在开展教学时,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逐步深化对角的理解。在此教学思路指引下,笔者组织学生动手画角,并比较和分析各自画的角,使学生认识到不管角摆放位置和大小如何,只要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都能组成一个角。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随后,笔者又让学生数角,由浅入深,先引导他们从最简单的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来探究,接着三条射线、四条射线、五条、六条……,以此类推,让学生思考可以组成几个角?从而以“一角多变“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揭开“数角“的奥秘。该教学法,对小学生而言,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探求欲望,学生的变通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该堂课,实现了既“授之鱼”,又“授之渔”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发展,越来越重视基础性小学教育。遵从“生本”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主张通过先进的创新模式,不断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这也是目前一线教育亟待不懈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对新课标教学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进行简要的论述,以求在该领域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之良效,对教育同仁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李洪伟.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华少年,2017(30)
[2]张忠荣.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J].新课程(中),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