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叶倩文
[导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叶倩文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马街镇马街幼儿园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同时它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向。幼儿园教育作为各个时期教育的启蒙和基础,传统文化融合幼儿教学之中,有助于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得到弘扬发展,同时培养了幼儿核心人文素养,有利于幼儿教学品质的提升。因此,无论对于教学质量,还是幼儿未来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与价值。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课堂的应用开展了深度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希冀能够在该域起到抛砖引玉之良效。
         关键词:幼儿教育;传统文化;意义
         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传承民族瑰宝,其包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及文化内涵,在幼儿教学中合理地开发优良的传统文化,既可帮助幼儿形成传统美德,还可使民族文化得到发扬。
    一、幼儿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意义
         1.发扬优良传统文化,萌生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我国人民的凝聚力提供了夯实的基础。我们有着共同的价值文化及奋斗目标,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同时,我国作为礼仪之邦,致力于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这也是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幼儿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可增强幼儿的集体观,从小强化幼儿民族自豪感,对培养他们自信、友善及勤劳勇敢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助力。如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引导幼儿诵读《千字文》《百家姓》、古典文学,唐诗宋词、民俗谚语等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幼儿的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促其萌生民族自豪感。
         2.从小累积知识量,提升文化底蕴。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为幼儿学习的传统文化启蒙读物,对他们提升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该素材有着丰富的育人意义,而且三字一句的结构的形式,使孩子们读了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押韵。素材中有着大量的生活日用常识,极为贴近幼儿熟悉的生活,能快速调动其阅读兴趣。此外,它还注重伦理德育。我们知道,现代绝大家庭为独生子女,家人往往过于顺从孩子,忽视了对他们的品德教育,如果能在幼儿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可弥补教育的缺失,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同时,从幼儿时不断接触传统文化,从小累积知识量,能够很好地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3.不失时机善加利用,从小塑造良好品格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之道,在现代幼儿教育中依然能发挥重要的价值,如堪为家训精典的之作的《弟子规》。在字里行间都涵盖着做人做事的规范,告诉幼儿该如何对待家人长辈,即“父母呼,应勿缓……”,这就是中国古老的“孝”之道。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甄选出像《弟子规》的教育佳作,融入幼儿的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从小规范他们的习性,塑造健康的品质。又如,在传统重阳节,教师要善加诱导幼儿懂得传统节日的意义,让他们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还必须要践行于行动中,学会感恩。这也是当下家风教育的重点之一。总之,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给予现代人启示,值得教育者借鉴。
         二、幼儿教育开发和应用传统文化的方法
         1.拓展文化活动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规避说教的方式,善于活跃教学气氛,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由于传统文化本身自带丰富、深刻及趣味性,又鉴于孩子们的天性喜爱玩耍,因此,教师可以拓展文化活动的形式来丰富传统文化教学课堂。
         例如:笔者曾在教学中采用“唱”的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如在幼儿教学实践活动中,以“唱”的形式来学习“行为规范类”经典之作《弟子规》,以及“识字类”《千字文》中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并且,笔者在该过程中,引领孩子们进行自编自唱,旨在从歌唱中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让幼儿充分吸纳传统文化的精华。
         2.把握传统节日契机,开展童趣的实践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内涵,极具地域风俗性,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抓住节日的教育价值,开展童趣性强的活动,从而调动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且能从中得到教意。
         例如:中秋节家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以及端午节的赛龙舟及吃棕子等,如果能在幼儿教育中合理发掘这些传统节日活动,可有效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浓郁的活动氛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风土人情、礼仪规范等,能够有效开发幼儿的全方位能力。
         2.家园携手共进,促传统文化德育成效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之道,在现代幼儿教育中依然能发挥重要的价值,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甄选出像《弟子规》的教育佳作,融入幼儿的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从小规范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堪为家训精典的之作的《弟子规》。在字里行间都涵盖着做人做事的基本规范,告诉幼儿该如何对待父母,怀有感恩之心,即“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就是中国古老的”孝”之道。而这些古训,为现代教育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与借鉴。
         总而言之,在五千年的渊源历史中,我们先人创造和积累了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从学前幼儿园至高等学府,不同阶段的教育者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开展了多样化教育活动。笔者的研究立足于“传统文化”关键词,论述了其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展开了积极地探讨,并力求提出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教学相融合的合理化策略,以有效推进幼儿教育质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芳丽. 谈课程改革背景下学前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方法[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4)
         [2]田必霞. 浅析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