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蓉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教育集团海丝幼儿园福建厦门361000
摘要:3~6岁是各种行为和习惯发展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个关键阶段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上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中的主要任务,能够益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就要运用科学的方式,抓住恰当的时机,使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方法,实施系统化地指导,包含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习惯,逐步增强幼儿的自律意识,改掉他们身上的陋习,在这个过程中拥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关注幼儿,并且在不断地总结与改进中探索全新且有效的方式,致力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教育;习惯培养;有效方法
好习惯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通过后期的指导并且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所形成的,只不过受家庭教育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和人生。一旦一些不好的习惯成为了自然,便很难改变,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幼儿时期养成的各种习惯都会伴随一生,后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得到改正,因而从幼儿时期抓起,进行各种良好习惯地培养,让这些好习惯陪伴孩子的一生,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就要遵循科学、有效的原则,实施恰当的培养策略,关注幼儿的一言一行,不忽略每一个细节。
一、运用反复讲解的方式,耐心细致地指导幼儿
3~6岁的幼儿耐心不足,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用大人之间的对话方式去与他们互动,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幼儿增添一些困扰,而在习惯的指导方面,若是一味严厉地指责,缺乏耐心,则会让幼儿产生逆反和自卑的心理,不仅不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还有可能对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故而在好习惯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对幼儿充满耐心,不厌其烦地纠正幼儿的错误习惯,尽可能地用他们能听懂的话语进行沟通和指导,让幼儿能快速地明白。比如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通过日常的反复示范与提醒,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如利用早上进园、下午离园的时刻,提醒幼儿要向遇到的老师、伙伴问好、说再见,学会讲礼貌用语,初始阶段幼儿并没有这方面的习惯,作为教师就主动地与他们打招呼,面带微笑用铿锵有力且带有温柔的声音,展现出友善的一面,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让幼儿说礼貌用语成为下意识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而在日常的园内活动中,也要提醒幼儿有问题时要举手、拿他人的物品前先询问意见、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不小心伤害到他人要及时地说对不起、和其他伙伴友好相处等。这样实施多方面的提醒,不厌其烦地讲述各种礼貌规则,能够加深幼儿的印象,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幼儿的主动性
反复讲解某项内容,虽能让幼儿产生深刻的记忆,有时也会让幼儿感到厌烦,出现不在意、不关注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改变策略,选取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贴合他们的性格及心理特征,指导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下了解坏习惯的害处,促使他们主动地改正不良习惯。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具有反思的意识,更具备自省的能力,让他们在求胜欲望强烈的驱使下改变自己。故而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恰当地借助游戏来实现这一目标,加快促进幼儿良好品行的养成。
譬如要培养幼儿自主生活的能力,指导他们养成自己整理衣物的习惯,开展叠衣、叠被、摆放物品的比赛,要求幼儿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进行个人、小组等不同形式的比赛活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产生了很强的表现欲,当发现他们出现穿衣的困难时,想要上前帮助,却被阻止,他们表现出了很大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完成,既获得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促使着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养成独立完成简单事物的习惯。
三、发挥榜样引导的作用,潜移默化中养成好习惯
在一些幼儿的认知里,并不在意部分细小的不良习惯,总认为无伤大雅,不会产生特别严重的后果,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缺乏正确的思想行为观念,面对这部分幼儿要借助榜样的作用,多运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让他们在改正过程中体会到好习惯所带来的益处,纠正他们的错误认知,使他们主动地朝着好的一面进行自我督导。在集体环境下,教师和同伴都是幼儿的模仿对象,容易出现“羊群效应”,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先从教师自身做起,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好的影响,再逐步地改善部分幼儿的不良习惯,有序地实施习惯方面的培养计划,实现最终的目标。譬如在纠正幼儿的错误习惯时,他们经常会狡辩说:“某某就是这样做的/说的。老师是这样教我们的。”从自身做起,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一旦违反原则,则向幼儿主动承认错误,构成互相监督的氛围,若是发现对方有不良的行为或者习惯,直接地指出来。这样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律意识,还能营造和谐的师幼关系,真正地做到言传身教,不失信于幼儿。
四、整合家庭教育的资源,全方位地教导幼儿
好习惯的养成不能仅靠园内的教导,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有些幼儿在园内表现得很好,但是回到家之后就容易忘记规则,使得园内的教导发挥不了作用。故而在教育中进行家园配合,实施全方位的培养计划,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利用亲子活动时间,邀请家长关注孩子在园内的言行举止,对比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习惯,及时地找到造成幼儿不良习惯的诱因,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改正。如幼儿学会了独自穿衣的技能后,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也能独立穿衣,逐步地锻炼他们自主做事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为他们接受高阶段的教育奠定基础。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且繁杂的工作,需要做到事无巨细且拥有足够地耐心,不厌其烦地纠正幼儿的错误习惯。那在实际的指导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幼儿的言谈举止,了解幼儿坏习惯的构成原因,从根源入手,协同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让幼儿自身意识到坏习惯所带来的危害,增强他们自我改正和自律的意识,多运用鼓励的策略,促使他们积极地注重好习惯方面地养成,让好习惯伴随他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
[1]赵迎春.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0).
[2]周转红.试论学前教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6).
[3]李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初探[J].科幻画报,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