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感培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1期   作者: 刘胜君
[导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

         刘胜君
         潍坊市潍城区健康街小学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朗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但是在现有的语文课堂上,有许多教师仍然采用应试教育的招数,对学生进行朗读教学,导致学生对语文朗读的观感较差,在排斥抵触的心理下,就更加无法感受朗读能够带给自己的提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开展朗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朗读基础的情况下,让学生热爱朗读,感悟朗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正确体会不同文章的含义,并收获其中的情感力量。
         关键词:语感培养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涉及对小学生的语感培养,这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未来学习的基础道路。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语感,就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强的语文阅读能力,以面对日后繁杂的语文问题。语感在小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发挥着主心骨的作用,良好的语感和语言直觉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语文能力深浅,影响着学生从不同文章中获得知识的深度,也关系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十分重要的。
         一、教师精准范读,打牢学生朗读基础
         教师的领读作用在朗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标准规范的示范性朗读,能够对学生的语言状态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带动学生对老师的标准朗读语气和语速进行模仿,从而开始规范化朗读。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标准的普通话和深厚的朗读基础,规范的朗读知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只有起到榜样作用,才能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文言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零阅读基础,对文言文的陌生以及薄弱的理解能力,在朗读文言文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无法理解和模糊朗读,这时如果教师及时进行规范性的朗读,对古文的停顿韵律、抑扬顿挫进行体现,可以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气息,进行更为直观的感受,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习部编版《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等文言文时,教师首先要在备课期间拿出大量精力对朗读进行训练和规范化,将其经典的韵味通过朗读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初步让学生通过聆听、模仿,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教师对重点句的针对性朗读,对长句节奏停顿等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的朗读,帮助学生在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对语感进行熏陶和培养。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一定不要因为简化备课流程,而依赖录音带或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这种课文朗读是机械的,也是高要求的,难以亲民,再加上小学生的个体限制,让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优秀朗读的水平,从而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挫败感,失去朗读的信心,也就无法培养独立的语感。
         二、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丰富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也是贯彻通过朗读教学,对学生语感进行培养的目标的有效方法。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朗读似乎就是学生复述教师的语言,这让许多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受限,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之中,也就无法养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对学生的朗读欲望进行启发,对学生的朗读水平进行提高。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齐读、领读、分角色读、个人读、散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将朗读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选取合适的朗读形式运用于教学过程中,还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同时,不同的朗读内容也是有不同的朗读方法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意愿以及朗读内容,综合考虑对朗读形式进行丰富和拓展。
         当在发现学生朗读能力和意愿较弱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启发,添加轻松活泼的朗读形式,例如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朗读,或者在朗读的过程当中加入配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将学生的被动朗读转化为主动朗读,带领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朗读当中,对自己的语感进行培养。对一些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可以在早自习的过程当中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主观意愿;对一些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则可以通过举办朗读比赛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深化和提高。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布置领读、自由阅读、接力朗读,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朗读过程当中,从而多角度覆盖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也能够在全民皆读的环境下受到熏陶,养成一定的语感。
         三、传授朗读技巧,促进学生语感培养
         当然,除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提高之外,教师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应该贯彻于语文教师的朗读教学之中的。当学生能够在碰到新的文章时,不以教师的指导而自我展开规范朗读并感受其中的内涵,以字正腔圆、规范流畅的语速和语气对文章进行朗读的过程当中,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了解不同文章的含义,形成自己的语感。
         在进行课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对阅读习惯,字正腔圆,规范语调,适中语速,节奏平稳等,帮助学生慢下来,感受课文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朗读,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认知。具体来看,在进行古诗文朗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握文章的具体内容和节奏,对于一些格律诗,一定要平仄分明、回环鲜明,感受其中的韵律和规范。对于一些现代诗则可以用快进、推进、突停等朗读技巧,感受诗中的自由气息。而对于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则需要注意对重点人物和重点情节加强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带领学生养成对不同类型文章的语言进行反复斟酌和不同形式处理的习惯,并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感,形成优良的语言能力。
         总的来说,作为一门综合型学科,要想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进行培养,是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不断打磨设计的,只有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健康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为良好语感的形成打下基础。用个形象点的说法就是,用眼睛阅读,只是作者在说,你在听,如此而已;而朗读,则是用嘴巴阅读,你不但在听,还在和文章进行对话、交流。因此,朗读可以看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序曲,只有拉开语感大幕,语文世界的好戏才会上演。
         参考文献:
         [1]郭雪莲.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朗读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19(14)
         [2]章春燕.引导朗读  培养语感——浅谈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方式[J].语文天地,201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