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程案例开发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   作者:张雪芬 黄林军
[导读]

张雪芬  黄林军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4-188-01

        微课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学生的日常学习提供了优质的参考资料。通过教学实践表明,微课的运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进一步发挥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上的作用,本文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程案例开发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一、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程开发意义
        (一)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实现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有机融合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明确且细致的要求。无论教师以什么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都需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引。可见,充分研究课程标准,能够帮助教师明确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将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够为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指导依据。
        (二)硬件设施的发展与普及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也具备了更强大的功能。微课视频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视频形式的影像资料,还能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利用平台的习题习题监测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职能教学平台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配合老师完成微课视频的上传与分享工作,学生也能随时随地地运用智能电子设备完成微课视频的观看与学习。
        (三)微课制作手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视频剪辑刚刚兴起的时候,视频剪辑软件功能较少,且操作难度较高,很少有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微课视频的拍摄与剪辑工作。如今,简单便捷的视频剪辑软件出现在各大软件下载平台中,录屏大师、绘声绘影、爱剪辑等视频剪辑软件操作简单,在很大程度为老师制作微课视频提供了助力。另外,还出现了很多能够在手机上实现视频剪辑的应用。多样化的微课制作手段,让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微课制作模式。多样化的视频录制设备与录屏软件,也为教师准备视频材料提供了技术支持[1]。



        二、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微课程开发的方法
        (一)提高微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提高微课程的系统化设计方向包括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教学要素之家难度平衡与调整,从而保证微课程系统的完整性。另外,主题式的微课程往往也能帮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所以,教师除了制作化学重难点知识的教学视频外,还需要根据章节设置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练习设计专题式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这类视频能够将学习过的知识点有效联系起来,并提高微课程整体的系统性。或者,教师也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引入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起到引出新知识的作用,并加强微课之间的联系[2]。
        例如,在共价键微课程脚本中,教师在视频开始之前可以将化学键的主要内容罗列出来,通过已经学习的知识导入共价键知识,帮助学生回顾过往学习的内容,并消除对新知识的恐惧感。随后再在视频中向学生提问:“两个成键原子为什么能够通过共价键连接?”利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后续有关共价键的知识点。在视频的最后,教师可以将化学键与共价键的区别以图片和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加强微课的系统性。
        (二)促进核心素养与微课程的融合
        在设计开发微课视频之前,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和对应的核心素养,从而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采用适当的知识展现方式,最大程度上提升微课程与核心素养的融合程度。另外,也要关注微课程评价体系的开发,并通过评价体系了解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力的提升情况。具体的评价因素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确定。
        例如,在《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电子云与原子轨道相关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微课中运用AR技术,将氢原子电子云运动过程展示出来;借此,教师向学生介绍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教师通过微课视频中的三维立体模型图,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了s、p、d能级电子云及形状。教师在通过AR技术展示电子运动过程的时候,向学生提问:“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电子云图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出来。学生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会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对电子云半径大小进行推理和归纳,学生借此能够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度素养。随后,教师再通过拓展讲解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并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探究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从而让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素养。在微课中使用模型动态图将原本抽象的、微观的事物模型化、实物化,突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和运动情况,也让课程变得具有吸引力,同时一改传统课堂枯燥的氛围,学生也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学习状态,能够在看完视频后就直观地掌握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相关概念。
        对于教师来说,微课视频的运用能够有效展示出化学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微观现象,并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不同物质的特性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对于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微课视频的开发质量,往往决定着学生能够通过微课视频提升自己的化学成绩以及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微课程的系统化设计;促进核心素养与微课程的融合;网络媒介的合理运用;深入挖掘学生实际需求等方法实现微课视频的优化设计,并达到提高微课在化学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作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