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课堂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   作者:郑雅芹
[导读] 兴国必先强教,兴教必先强师。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教师素质不断提升,1732万名教师支撑起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作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实施10年来,已基本实现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的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郑雅芹   湖南省常德市教师进修学校  415000
【摘要】兴国必先强教,兴教必先强师。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教师素质不断提升,1732万名教师支撑起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作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实施10年来,已基本实现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的全覆盖,有力推动了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深入课堂;教学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4-177-01

        引言
        教师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业务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教育现代化改革的必经之路。新时期,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对于教师培训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其冲击了以往的教师培训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教师培训模式的现代化变革。另一方面,其丰富了教师培训的内涵与方式,为教师培训的多样化和实效化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助力。
        一、创新教师培训的模式
        从培训实践经验来看,要想充分发挥培训的作用和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学员在整个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培训的各项工作中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提高培训效能。近年来,任务驱动模式被广泛宣传和使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旨在促进学员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最重要的方式是调动学员的主动性,主要途径是引导学员去思考、解决问题,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里面绕不开的一个环节就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任务驱动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实现既定的培训任务。学习动机就是引起学习者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使该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一般来讲,良好的目标设置可以很好地引导相关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取得成就,反过来又会不断地加强和深化这种学习的动机。通过这种良性循环,可以很好地引导学员们去主动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取得最大化的培训和学习效果。从当前的任务驱动式培训来看,这种培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置科学的目标,进而有效激发教师的动力。在这个前提下,首先,可以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特征和发展方向,提供合理的任务情景,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因地制宜地设计自己的目标。借鉴一些名师的专题课程,这些课程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具有典型性和指导作用,能够有效指导教师达成自我设定的研修目标。其次,根据任务实施。要根据自己既定的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将一个总体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一点点达成,循序渐进。第二阶段是及时进行评估考核。任务完成后,及时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能够对培训者的学习程度、领悟程度、自主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能够及时有效地提升培训效能。考核方面可以多样化,可以对不同领域进行考核,比如对自主学习的考核、对研究的考核,设定不同的分值就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考核。
        近年来,许多教师培训都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变革和创新。从发展趋势来看,教师培训更倾向于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并以项目作为引领,在团队合作中实现学员的全面发展。


任务驱动是在培训中紧紧围绕任务的制定、开展和完成来组织培训活动,任务驱动有利于引导学员明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反思实践,探究解决之道。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员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任务驱动离不开学员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和学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更离不开学员自身经验的参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反思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经验的升华和理论水平的提升。
        二、更加注重目标引领,着力增强培训供给的方向感
        培训供给侧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把教师培训目标搞清楚、定位准,也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目标方向如果偏离,那么培训供给用力越大,越会南辕北辙,更谈不上有效供给。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那么,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使命任务,就要紧扣立德这个根本、树人这个核心,始终把培训的根本目标放在提高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上,并内化到培训组织和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从而使培训工作立起鲜明导向、保持正确方向。以往在组织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培养目标看似明确,但实际操作中还是有点模糊和偏离,有的把基础教育长期存在的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的“硬指标”,当作指引培训的“指挥棒”;有的单纯强调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而缺乏对立德树人观念的有效引领、师德师风的有效培育;有的执着于教学技能技术的传授,而忽视对教师职业素养、立身育人能力的引导养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培训供给侧改革,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来校正调整培训的目标指向,坚持按照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抓培训、育人才,做到目标不偏移、方向不偏离。
        三、突出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培训课程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石。加强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应按照教师培训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的要求,在搞好培训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分类型分层级建立培训学科专业课程目录,突出核心课程建设,确保课程设置能够有效支撑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这方面,可借鉴高校课程群建设经验,将具有相关性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捆绑建设,统一制定课程标准、规范课程内容,推动形成各培训层次逐级衔接、各学科专业综合集成的课程群,构建综合优化、有机衔接、系统配套的课程体系。注重加强培训重点课程建设,遴选一批与主干学科专业密切相关、反映专业基础理论和核心技能的重点课程进行扶持,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进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重点课程建设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重视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突出抓好教学名著选用和专题教材、讲义教材等编修,逐步建设先进实用、动态更新的教材体系。还要加大实践课程开发力度,抓好教学案例库、经验库、数据库、现实问题库建设,密切跟踪学科专业理论发展和教学实践前沿,使培训与一线教学无缝链接、同频共振。
        结束语
        培训是助力中小学教师教学改进的重要平台:一线教师通过参与培训并在本职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是其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领导者以培训为抓手持续推动课堂质量提升,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彭佳,王琦.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 (32):25-26.
[2]吴剑谦.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116.
[3]谭正.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2):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