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1期   作者:谢中云
[导读] 初中是学生建立科学学科体系,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

         谢中云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校409600
         摘要:初中是学生建立科学学科体系,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根本,同时还能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体验数学中蕴含的丰富科学人文价值。此外,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能够将抽象枯燥的数学课堂转变为具有历史气息的文化课堂。基于此,对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学习能力
引言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优化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锻炼学生学科能力,是当前很多教师教学改革和教学优化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对于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一、设计情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运用性学科,其目的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阶段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数学学习究竟有什么作用?一旦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不够紧密。而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设计与现实有关的情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更愿意去学习这门学科。例如,在《认识三角形》一课中,教师可以针对“等边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这一特性,引导学生在论证的前提下,举出该理论在生活中的运用,如一些桌子和凳子设计、窗户设计等,使学生能够真正在课堂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也更愿意去思考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问题。
二、把数学历史作为课堂教学重要方向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将数学发展历史与数学伟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其背后的研究历程与背景故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增加这些文化性的内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思维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可以将数学教学的某一知识点为中心,积极向外拓展数学文化,向学生讲解该知识点的产生、发展、成熟的全过程,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例如,教师在进行“勾股定理”的授课时,学生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了这一知识点的用法,但对其背后的数学文化却一无所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介绍该知识的发展历程。

例如,在中国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是数学家商高,并引入《周脾算经》中对勾股定理相关内容的记载,激发学生对背景文化的探究兴趣;然后对比西方数学发现,让学生通过对这一数学文化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印象,也有助于进一步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让学生怀着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更多数学文化。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高。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也开始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应用。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利用信息手段来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改变学生落后的学习方式,最终促进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比如,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二次函数,通过形象的动态展示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地呈现出来。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让教师在此过程中通过动态化的展示对同学们进行知识的讲解,不仅可以缓解教师们的教学压力,而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所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辅助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们知识的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提高很有帮助。
四、分层循环,多元评价
         学生对于一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认知是通过长久的积累逐步形成的,所以不同的学生在面对同样的知识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针对这一差异教师应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特殊性.本文所提出的分层循环为因材施教的具体化,主张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上重新帮助学生构建认知框架,而多元评价则指的是激励教学,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从而提升师生交互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五、促合作,提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课堂中一方面由于初中数学难度较大,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学生由于缺少课堂参与感,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导致缺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数学学习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互帮互助,并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数学是一门锻炼人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而初中阶段,可能大多数学生个体并不完全具备这个能力,所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通过微课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可以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推理过程,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中,可以使学生通过课下小组讨论,更加深入的明确三个概念的不同和在数学中的运用,从而增进对该课课程的理解和把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核心素养培养意识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主动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式,通过巧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质量,加强应用思想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设数学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热情等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建兰.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探究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下),2019(12):95.
[2]王霞.关于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新课程(下),2019(12):97.
[3]缪培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构策略[J].新课程(下),2019(12):236-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