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仁凤
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幼儿园 565100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自主活动方式,能够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及活动的教育目标进行立体化的活动环境设计,使各类活动更加明确,促使幼儿自主选择和合作交流,从而使幼儿在探索发现中逐步提高各项能力。
关键词:区域活动 培养幼儿 合作能力 实践研究
引言
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设置各种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活动的空间,让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主参加活动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更利于幼儿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纵观区域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幼儿在成长中受到家长的保护,导致与其他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在活动中难免会出现融入不进去的情况。为转变这一不良现状,教师有必要结合在区域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探索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从而真正地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正确定位幼儿,继而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结合实践探究,培养合作意识
良好的实践是推动教学效率发展的关键。在区域活动引导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幼儿的实际表现,给予幼儿适当的引导,通过给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等多元化的途径,指导幼儿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素养,继而全面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例如,在搭建大规模的立交桥模型的活动中,当发现班级中有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他主动帮助搭桥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幼儿,主动帮助小组成员去挑选材料等。在发现这名幼儿的这些行为之后,笔者立即提出表扬,引导其他幼儿向他学习,并适当讲授合作的重要性。在榜样的力量下,这名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班级中的其他同学也在他的影响下开始主动参与到搭建立交桥的活动中。
二、利用小组模式活动,推动幼儿个性化发展
随着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合作能力的要求后,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也开始主动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在和同伴的合作互助中,逐步完成区域活动。以“角色扮演区”的活动来说,教师可以设定商超买卖的情境,并根据幼儿的能力为幼儿安排合适的小组,以便实现培养幼儿个性能力的目标。具体来说,教师先分析情境中需要的角色,分别是一名收银员、一名售货员和几名顾客,随后,教师再对每个角色需要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指出收银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计算能力,售货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顾客需要具有物品分类的能力等。之后,教师对班级中幼儿的能力进行分析,认识到不同的幼儿具有的不同能力等。紧接着,教师再以互补性作为分组的原则,为幼儿划分开展角色模式的小组,使每个小组中既有计算能力较强的幼儿,又有语言交流能力较强的幼儿,同时还有物品分类能力较强的幼儿。最后,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能力为幼儿安排特定的角色,以便幼儿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促进角色扮演活动的高效开展。
在参与角色扮演的区域活动后,幼儿也能相应地实现计算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的个性化发展。
三、开展跨班级区域,拓宽幼儿交往范围
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拓宽其交往范围,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跨班级区域和创设多种区域游戏来实现。在日常区域游戏的设置中,可以要求每个班都设计出1-2个其他班级没有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其实就是本班的特色区域游戏。例如,有的班级创设动脑益智区,有的创设美术绘画区,有的创设棋类游戏区等。在跨班级区域游戏开展之前,教师要组织幼儿共同学习,讨论如何结交新朋友,并与新朋友一起玩游戏。对于小班和中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其从问名字、帮助他人等方面入手;而对于大班的幼儿,则应从引导其谦让玩具、主动照顾同伴等方面入手。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和同伴一起选择喜欢的区域开展活动,而一些留在本班活动区域的幼儿因为已熟悉环境而主动担当起“主人”的角色,热情地向新来的朋友介绍本班的游戏规则和流程。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跨班级区域游戏中,所有的幼儿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其他班和新朋友开展游戏,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认识不同年龄段的伙伴,获得与朋友相处的快乐。
四、传授合作方法,享受合作乐趣
在区域活动活动中,部分教师仅提供了合作的氛围,而没有传授给幼儿合作的方法,或者幼儿根本就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与他人合作,那么教学引导就只能止步于合作活动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融入课堂,适当传授合作探究的方法,从而体会到合作的乐趣,并在今后的学习探究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活动。可以融入竞赛模式,引导小组内幼儿互相补充、互相帮助。以“蜘蛛爬”游戏为例,本游戏需要四个人分工移动轮胎,一般是采用前面拉动,中间一人站立向前移动,最后由两名幼儿推动的方式。在实践中,幼儿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相互配合,更换分工。通过轮流更换位置,确定比较快的完成任务的合作方式。同时,在合作中,教师还有必要提醒幼儿注意速度与安全,确保在游戏中可以又稳又快地到达终点。其他幼儿以示范小组的操作为依据,也争相探讨合作,从而在讨论、模仿、练习中获得良好的体验。与此同时,幼儿对合作的方法也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可见,教师在实践中有必要结合多样化的方式指导幼儿,结合幼儿的自主选择分析、探究在系列区域活动中融入合作引导的策略,从而让幼儿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合作的方法,体会合作的乐趣。除了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合作方法的传授之外,在幼儿园区域教学中,想要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要时刻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尊重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态度指导幼儿,从而帮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良好的合作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区域活动中,并在活动探索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总之,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并不是朝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幼儿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主动探索多样化的引导措施,从而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继而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莹莹.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07):156-157.
[2]胡娜.3-6岁幼儿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3]孙凤.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N].发展导报,2017-04-14(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