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10kV变电站35kVⅡ段母线击穿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26期   作者:许海涛 、蒋柳志、杨瑞、黄闱、王伟、舒姗
[导读] 通过某110kV变电站35kVⅡ段母线雷击后因绝缘老化造成短路的原因分
        许海涛 、蒋柳志、杨瑞、黄闱、王伟、舒姗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云南  红河,661100)
        摘要:通过某110kV变电站35kVⅡ段母线雷击后因绝缘老化造成短路的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为今后该类事故的预防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绝缘;短路故障;雷击
0 故障发生经过
        1)故障前运行方式
        110kV某    风线152、内桥112断路器运行,110kV云T线风筝山支线151断路器热备用,110kV备自投投入,#1主变运行供35kVⅠ段、10kVⅠ段母线及出线负荷,#2主变运行供35kVⅡ段、10kVⅡ段母线及出线负荷,35kV备自投投入,10kV备自投投入。
        2)发生经过
        09月01日03:39分巡维中心后台机显示报文:110kV某变35kV风J线364断路器过流Ⅰ段动作,重合闸动作成功,随即发#2主变中后备保护动作,这时110kV#2主变35kV侧302断路器事故跳闸,致使35kVⅡ段母线失压。35kV风J线364、风G线362、风L线368断路器均在合闸位置。
        04:25分巡维中心人员到达110kV某变后,对站内设备进行检查,发现35kV配电室消防系统报警,配电室里烟雾缭绕,110kV#2主变35kV侧302断路器后柜及过渡柜有明显的放电烧伤痕迹,并变型。检查风J线364断路器测控保护装置,动作情况为:过流I段动作,BC相故障,故障电流为1.83kA;对#2主变测控保护检查,动作情况为:中复流Ⅰ段T2出口动作,故障电流为4.6kA。
        停电结束后,运行人员拆下110kV#2主变35kV侧302断路器及过渡柜后盖板进行检查,发现302断路器母线侧TA变色,302断路器与过渡柜之间的穿墙套管B相破裂有一片瓷片已掉落。
1 设备检查
        (1)避雷器检查
        经检查除35kV风G线C相、35kVⅡ段母线A、C相各动作一次,其余风L线368、风J线364避雷器均无动作。
        (2)站内检查结果
        经检查发现110kV#2主变35kV侧302断路器母线侧TA三相已烧损,与相邻柜之间的穿墙套管6只全部烧损;35kV风J线母线侧TA  A相烧损。110kV#2主变35kV侧302、35kV风J线364、风G线362、风L线368、35kVII段母线及母线设备不能投入运行。
        (3)线路检查
    线路人员对线路进行检查及通过雷击平台系统进行检查,同一时间1.8km处发生过雷击线路。
2 故障分析
        (1)引起绝缘老化导致绝缘击穿的原因可归结为:电的作用、热的作用、化学作用、机械力作用、湿度的影响等。
        电老化:电力设备绝缘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工作电压和的作用。在长期工作电压下,绝缘若发生,将会使绝缘材料发生局部损坏(见)。绝缘结构的过大,则在长期工作电压作用下,绝缘将因过热而损坏。在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作用下,绝缘中可能发生局部损坏。以后再承受过电压作用时,损坏处逐渐扩大,最终导致完全击穿。


        热老化:电力设备绝缘在运行过程中因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或因电力设备本身发热而导致绝缘温度升高。在高温作用下,绝缘的机械强度下降,结构变形,因氧化、聚合而导致材料丧失弹性,或因材料裂解而造成绝缘击穿,电压下降。户外电力设备会因热胀冷缩而使密封破坏,水分侵入绝缘;或因瓷绝缘件与金属件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剧烈变化时,瓷绝缘件破裂。
        化学老化:绝缘材料在水分、酸、臭氧、氮的氧化物等的作用下,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能会改变,以致降低电气和机械性能。例如变压器油(见)在空气中会因氧化产生有机酸,使tg[kg2](见)增加;同时还会形成固体沉淀物,堵塞油道,影响对流散热,使绝缘的温度上升而使绝缘性能下降。
        机械力老化:在机械负荷、自重、振动、撞击和短路电流电动力的作用下,绝缘会破坏,机械强度下降。例如槽口处的绝缘由于长期振动、高温作用,很容易开裂分层,最终损坏。
        湿度老化:环境的相对湿度对绝缘材料耐受表面放电的性能有影响。如果水分侵入绝缘内部,将会造成介质电损耗增加或击穿电压下降。
        (2)开关柜内部发生短路因素。
         1)母线排的支持绝缘件或插入式触点的绝缘底座污秽、受潮严重或受到机械损伤,由于闪络或放电造成短路。对污秽应加强清扫,对受潮应烘干,对机械损伤的设备要及时更换。
         2)电器元件选择不当,如断路器分断能力不够等。应选择开断容量合适的断路器。
         3)误操作。常发生的是带负荷操作隔离开关。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误操作。
         4)检修工具遗忘在母排上。停电检修后,由于疏忽将扳手、螺钉旋具等检修工具遗忘在母排上,送电前又未认真检查,送电后发生短路。严格按规程要求,检修结束后要清点工具,防止遗忘。
         5)小动物造成短路。由于小动物(如老鼠、蛇等)钻入开关柜内,造成短路。装设防护网,防止小动物钻入。
3 故障分析结论及措施
        (1)现场未发生小动物、工具之类的物品,且故障发生时未发生操作,否定了小动物、工具遗忘和误操作。
        (2)该变电站位于常年潮湿阴冷之地,冬季结冰,夏季潮湿,窗户、玻璃、门上均存在露水情况,且35kV配电室内未配置空调或除湿器,设备内部均有可能存在露水情况,通过对现场的仔细检查,母线管上确有少量凝露,因短路故障发生后,很多凝露已消失。
        (3)该35kV断路器柜均为手车断路器,其三相母线管虽使用绝缘胶套包裹,但三相距离较近,仅相距15cm,故障发生当天线路发生雷击故障,且雷击点距离该变电站较近,故障电流较大。当天为阴雨天,夜间,空气湿度大,高压开关柜防凝露功能不完善,加热器未自动投入运行,本因环境已对设备造成湿度老化,外加近距离且较大的故障电流进入站内,避雷器虽完好但无法吸收较大的雷电行波,又因站内设备绝缘不足,最终导致设备击穿,造成相间短路,产生弧光,致使三相母线短路。
        在该变电站35kV配电室内加装温度传感器(一路在柜外,两路在柜内)。在柜内加装线性湿度传感器测量并控制相对湿度。柜内湿度超过50%时传感器报警,超过65%时除湿器启动,使柜内不具备凝露发生的条件。
        在高压柜周边放置生石灰,并在配电室装设8台空调,并设置为除湿功能用于除湿。
         
         参考文献
         [1] 李琦.电力系统电气故障和异常现象分析,2005.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