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   作者:梁寒宁
[导读] 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模式应用到了实践中,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模式为例,通过科学的引入和讲解,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可得到较好的提升。通过该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初中物理教学可得到顺利的开展,问题导学模式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的认可与支持。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问题导学模式,重点就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应用策略展开详细探究。

梁寒宁    广西桂平市石咀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模式应用到了实践中,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模式为例,通过科学的引入和讲解,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可得到较好的提升。通过该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初中物理教学可得到顺利的开展,问题导学模式的有效应用需要教师的认可与支持。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问题导学模式,重点就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下的应用策略展开详细探究。
【关键词】问题导学模式;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4-164-01

        1问题导学模式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应更多的作为学习的主体去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单一性的知识记忆与公式套用无法帮助其实现活学活用,学生自身的主体性、差异性、创新意识等都得不到培养。问题导学模式下,学生的多方面需求可得到相应的满足。作为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基础科目之一——物理教学的要求较高,在问题导学模式的应用下,学生可以大胆质疑,并在教师的解释及引导下明白物理知识的严谨性,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意识及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问题的设计中,教师应更加侧重于趣味性、生活化的问题设计,如此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物理教学任务,这也是当前物理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2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1初中物理备课中运用问题导学,能够确保教学的高效
        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点零散繁杂,为了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上获得高效教学,物理教师通常要做细致的课前准备,将问题导学引入备课过程是较常用的方法:首先,教师充分研读课本,自己先吃透目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从整体教学流程上自己设问并作出准备。其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设想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必须要掌握的、会觉得枯燥空洞是哪些,带着问题进行课前准备和教案书写。最后,教师利用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前准备,析出重难点,抓住要害,提高教学效率。
        2.2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1)课前引入问题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初中物理课堂开始前,物理教师要进行问题导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物理《比热容》一课之前,教师先播放一段小短片,短片里阳光灿烂,天气晴朗,两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光着脚丫在沙滩上玩耍,很快两人便起了争执,一个认为岸上更凉爽,一个认为到海里划船更凉爽,争执没有结果。播放完短片,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谁说的对呢?”。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和七嘴八舌的回答,教师告诉学生,“学习了这节课就知道了!”“为什么呢?”学生带着疑问开始了一堂课。
        (2)预习时引入问题导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问题导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所以在开始初中物理教学前,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环境。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堂预习上,因此,教师可在课前导入了问题后,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和自己的疑问进行课文预习和思考,尝试自己寻找答案。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起到引导的作用,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时间,并让学生记录下不懂的知识点,留在下一环节解决。
        (3)课中引入问题导学,有利于提升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合作探究既发生在学生之间,也指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经过对初中物理知识的预习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向教师提问或遵从教师引导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或者可以通过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方式相互讨论、交换意见,并寻找解决方案。
        (4)课后引入问题导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初中物理课堂上运用问题导学模式进行教学,总结升华是最重要的步骤。总结升华既可以让出现在课堂上的问题有明确的解决方案或解决思路,又是将学生新吸收的知识进行训练和内化、加深理解、学以致用的重要一步。例如,在《比热容》一课的学习中,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烈日当空,到海里划船要凉快些!因为和比热容有关。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不同种类的物体的比热容不同。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温度升高慢,降温也慢,白天温度高,沙滩上的沙子升温快,所以踩起来烫脚,在海里划船较凉快。这种将案例与概念相结合、由表象上升到事物本质的教学,不仅能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3总结
        任何新方法的提出与应用都是为了更好的优化教学质量,同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导学模式也是如此。初中物理教学逻辑性、实践性较为突出,为了更好的发挥出问题导学模式的优势,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好方式方法,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来逐步实施,由浅入深的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在切身参与的实验教学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真正发自内心的爱上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1]“问题教学”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探究[D].刘文娟.山东师范大学,20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