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欧牛只
四川省布拖县九都乡中心校 616350
摘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遇到应用题,通过解答应用题,他们能够对基础知识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还能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拓展。教师在讲解数学应用题时,应该注重向学生讲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科目中不仅涉及很多的计算题目,也会涉及很多应用题目。实际上计算题目也是为应用题目做铺垫的途径之一。应用题目不仅需要学生进行计算,也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对问题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思考能力。学生的大脑如果可以在小学阶段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就可以为他们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具体的应用题目讲解的时候,往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的做题能力得不到提升,这也需要教师更加积极地应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阻碍学生积极性的提升
伴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主要的教育模式,但传统教育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想要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探索。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应用题主要是从教材和课后练习册中选取的,习题的类型和思路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各种测验和考试中,选取的应用题大多都是学生在课堂练习过的,有限的应用题无法有效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不重视解题思维的培养
在带领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将解题过程中应用的公式、计算方法等教给学生,整个应用题教学就已经结束。但是实际上,我们开展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解题思维,让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自己进行解答,在生活中也能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创设实践活动情景
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活动的情景,在小学数学中,许多应用题都与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关联,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认真地观察,这可以让他们对数学问题进行一定的感知,让他们树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一定的探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对这些数学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以此更好地理解应用题。另外,因为小学生年纪较小,并没有很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一些抽象应用题不能很好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在这个情境中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以直观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也愿意去解决数学题,进而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所以教师在进行应用题目的讲解的时候,可以用多样化的方法来解决一道典型的题目,让学生对这道例题可以有多个方面的思考,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效率。例如在解决“相遇问题”的时候,题目是:A、B两个地方的距离是1270千米,两人相向而行,其中一人从A地走到B地需要十分钟,而另外一个从B地走到A地用了八分钟,请问他们两人什么时候可以相遇?作为一道典型的例题,这种问题解决的思路是相对固定的,也就是1270÷(1270÷10+1270÷8)。但是教师可以从其他的角度出发,让计算得到简化,从而让学生积累更多解题的经验。教师可以将这道题进行变换,比如问问学生,如果将A、B看成路程,作为单位1,还可以怎么回答?这样就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一些学生可能会想出来另外一种解决方法:1÷(1/10+1/8),这样就使问题得到了简化,同时也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三)重视变式训练
量变引起质变,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两道简单的应用题讲解就能完成的,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变式训练就值得我们注意。带领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帮助学生转换自己的思维,在面对不同应用问题时,能够随机应变、加以解决。教师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变式训练机会。例如,在带领学生练习百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冰水之间互相转换的问题,其往往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50cm3的冰在结冰前的体积是45cm3,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少多少?请用百分数来表示。”在解答这一类问题时,关键就是找准对照单位,也就是我们在计算过程中的“1”。在解答过程中,帮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少多少?”这就表示冰的体积是“1”,这样就能够轻松解答这道问题,最终得出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少10%的结果。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在讲解应用题时,可以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应用题。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很强的逻辑能力,他们对于抽象事物不能很好地理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让他们解答应用题时,可以采取直观的方式进行,利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他们对应用题进行自主地探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演示,学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这些应用题。教师要转变角色,在教学中将学生当作主体,引导他们自主地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解答应用题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对应用题有着更深的了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倡导将计算和问题结合起来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应该强调读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误区,从而引导学生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段宏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146-147.
[2]周建.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30):74.
[3]何中华.浅议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