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闵悦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4月   作者:闵悦
[导读] 教育方面的不断改革要求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对于小学来说更是如此,让小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比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重要得多。小学体育课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培养疏导学生的兴趣。

闵悦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齐通小学  四川  眉山  620010
【摘要】教育方面的不断改革要求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培养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对于小学来说更是如此,让小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比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重要得多。小学体育课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培养疏导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4-127-01

        引言
        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来讲,兴趣仍然对他们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部分小学生对体育学习缺少兴趣,导致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好。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因素有很多,体育教师应当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与疏导兴趣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正处在探究世界的起点,对很多事物都容易产生兴趣。但是另一方面,小学生的这种兴趣都是不稳定的,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难以保持下去。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引导,给体育教学增添更多新的内容,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乐趣,尝试更多的体育活动,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运动。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小学生性格中十分宝贵的部分,大多数小学生喜欢玩,喜欢闹,但还有另外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等方面的影响不爱说话,也无法融入集体。通过体育锻炼,教师能够让这类学生更多地参与班级活动,更多地与教师同学进行互动,更好地融入班集体,改善他们的性格,帮助学生变得更加阳光开朗。其次,体育锻炼能够保持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健康要从小时候抓起。从小帮助学生培养起对体育运动的热情,有利于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培养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保持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另外,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由于平常体育教学没有考试,学生可能会对体育学习不重视,认为只需要学好考试科目就足够了。教师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引导可以传递给学生一种正确的观念,即发展应该是全方面的,体育锻炼也非常重要。这样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情,挖掘学生潜在的体育方面的潜力,培养综合型人才。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和引导学生兴趣的重要措施
        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通常在室外进行,因此课堂内容也能有更多样的变化。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更多样的体育活动,尝试更多种类的球类,了解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学生在体育课上不应只是跑步,教师可以让学生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踢毽子,跳绳等。让不同的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不同种类的运动。这样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自己适合的运动,也就会对体育课更加热爱。


其次,教师可以转换教学方式,同一种体育运动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分组比赛,激发学生求胜的欲望,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更有热情,更有激情。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或者其他的小游戏。在这些游戏中学生不仅身体健康得到锻炼,还能够学会如何更好地与其他成员进行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跑步练习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小组接力,两人绑腿跑等。但教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安全,让学生安全地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
        2.多对学生进行鼓励,用语言培养和疏导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虽然活泼好动,但是很多学生的体育水平都有所欠缺,在体育课堂上很多教师安排的练习也完成得不是很好。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不至于丧失信心。当学生完不成教师安排的活动时,很容易产生挫败感,也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觉得自己做不到,下次再进行体育活动时学生还十分容易丧失兴趣。教师首先应当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知道自己完成得很好,只是需要多加练习。另外,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性格。让课堂上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到。当学生完成活动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鼓励式的评价,并及时帮助学生找出不足,教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兴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合每一位同学不同的身体状况和性格进行分组教学
        小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如果只是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就无法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分组教学,因材施教。班上同学的身体素质会有所差异,能进行的体育活动强度也不同。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为不同小组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教师还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在某方面的长处,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某方面的长处,最终培养一项特长。通过分组,教师可以让不同组的学生做不同的体育练习,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当然分组不是固定不变的,当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生变化或体育水平提高迅速时,教师应当及时对分组进行调整。
        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体育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兴趣能够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塑造健全人格,成为品行正直的人,为今后的人生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还应当多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才能真正让体育教学实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业.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 2020(50):113-114.
[2]吕家兵.谈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的意义与方法[J].试题与研究, 2020(33):21-22.
[3]谢衫衫.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参花(下),2020 (10):65-66.
[4]陈强.浅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11.
[5]高飞.刍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78):127-128.
[6]苏云玲.培养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方法[J].新课程,2020(34):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