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与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1期   作者:郑晓康
[导读] 农村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和乡村文化,

         郑晓康
         夏津县实验小学    山东德州  253200
         摘要:农村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和乡村文化,促进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培养具备现代生产生活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之人的社会活动。我国将发展农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之一,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视,农村儿童教育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农村教育更需要直面其现实,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与反思。
         关键词:农村;儿童教育;困境;对策
         1对农村儿童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的反思
         1.1家庭教育影响式微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儿童教育日益脱离家庭,家庭在教育儿童上的主导地位被打破,教育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学校教育替代,这意味着农村家长的教育职责逐渐转移到学校和教师。农村家长也认可这种责任的让渡,认为教育儿童是学校的责任,致使家庭教育功能弱化。此外,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依然突出。我国接受农村教育的儿童中,留守儿童或者接受隔代家庭教育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教育弱化更为明显。
         1.2道德品行问题
         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距离较远,虽然目前信息技术较为发达,但是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难以避免地产生距离感,儿童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关爱。日常生活中,父母的缺席导致留守儿童世界观、道德规范、日常行为规范不能被及时指导与改正。另外,农村青壮年数量少,儿童受隔辈教育与老一辈思想影响与农村环境相互作用,许多儿童存在撒谎、小偷小摸、满口脏话、缺乏自律性等情况。面对此类情况,学校教师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儿童改正,但儿童在校时间有限,无法彻底改正留守儿童道德品行问题。
         1.3学习成绩问题
         农村地区老人大多在旧中国中成长,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文化水平与思想水平较低,老人不具备对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的能力。留守儿童本身在缺少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成长,学习遇到挫折时也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辅导,学习文化知识对其有一定困难,久而久之导致留守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学校课程缺乏重视,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现象。
         2解决农村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2.1进行科学管理,合理规范办学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首先需要从儿童管理制度上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使儿童在受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所收获。农村地区学校面对留守儿童较多的情况,可以实行儿童生活与学习上双方面同步管理。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强化制度,避免教育工作者对留守儿童表现出厌恶等情感,杜绝教育工作者对留守儿童进一步伤害。实际教育工作中,为进一步实现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学校需要采用多样措施对儿童进行有温度的管理。例如,建设起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机制,为每一名留守儿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成长档案”,在档案中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以及留守儿童家庭住址、家庭情况、父母信息等,更好地把握学生生活动态。同时,也需注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校方可以根据校内留守儿童的情况,在课程中加设心理课程,使儿童获得自主调节心情的能力。校方通过对留守儿童生活足迹与心理状况进一步了解,可以使管理更为科学有效,也能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解决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重振家庭教育,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农村儿童教育发展滞后与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缺失或弱化高度相关,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对农村家庭教育予以优化。首先要开展培训,提高农村父母的教育素质。

农村父母几乎没有了解科学的教育科学知识的途径,信息化的发展又使得农村家长们面对海量的信息却无从选择。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有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塑造,使得儿童获得更好的家庭教育。其次,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科技作为家庭教育系统重构与现代转型的技术支撑。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利用网络的优势与儿童、监护人、学校教师联系,尽可能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真实现状,与学校教师、儿童监护人一起商讨教育儿童的策略。
         2.3灌输结合技巧,逐步推进读写结合落实
         在提取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的读写结合元素后,笔者认为教师们也应适度将读写结合的技巧逐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读写结合,规避以往读写结合过程中学生们比较容易出现的畏难感,确保读写结合在实际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颐和园”课程读写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在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前,将这一文章中蕴含的写作技巧、写作方向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在了解该文章文体、写作方式的前提下对文章展开深入的阅读,进而确保学生能够精读的基础上对文章展开仿写,降低学生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负担,推动读写结合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落实。
         2.4宽阅读视野、增加阅读频率
         阅读素材的种类很多,有名著、小故事、作文、诗歌等,不同的素材包含着不同的结构设计、写作手段、修辞手法等,学生可以将阅读过程中的优秀材料摘抄下来,学会搜集和整理,最终运用到写作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对不同载体的文本进行阅读和摘录,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学到更多优秀的写作结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段,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质量,最终为高效写作奠定基础。研究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写作时经常遇到困难,要么写作结构混乱,要么修辞手法不清楚,要么不知如何开始等,基于这些问题,不难看出有效阅读的重要性,缺少有效的阅读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取不出来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加之词汇量的缺乏导致学生写不下去或者没东西可写,对于写作的创新性和新颖性就更不用说了。
         2.5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个性化教学
         在现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对于个性化教学进行特别强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阅读指导教学,对于不同兴趣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阅读文章,引导每一个学生发挥兴趣的作用,丰富自己的写作,进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得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能够得到重视。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了解学生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写作指导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坚持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阅读兴趣之上建立写作基础,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双提高。这样也可以让全体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的氛围中,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课程标准知识和拓展知识,促进学生全面高效地学习。
         结论
         综上所述,为保证每一名留守儿童都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联合起来,发现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对留守儿童的问题产生足够重视,在教育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给孩子一定范围的自由的同时,避免现实生活中的负面信息对其产生不良影响,用爱心构建起教育体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海燕,高书国.农村教育的价值、特征与发展模式[J].教育研究,2017,38(6):73-79,86.
         [2]张鸿翼,李森.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现状调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3):100-109.
         [3]杜屏,谢瑶.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流失意愿关系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7(1):103-115,169.
         [4]周晔,武天宏.农村教育自信:现实遭遇、当下价值与重建理路[J].当代教育科学,2020(1):7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