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连 赵丽华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6300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明确课程性质和特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内容的基础上,要善于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设计多样有效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的体验,注重课堂活动的拓展延伸促使学生明理践行,从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 多媒体 活动 体验 践行
引言: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从学生生活出发,遵循教育规律,以学习活动为核心设计编写。教材根本宗旨是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作为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在明确课程性质和特点,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和内容的基础上,如何开展课堂教学,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生动高效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反思,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功的做法。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上道德与法治课的时候充满兴趣呢?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看,他们对于图画、声音、影像非常敏感,教师应在课前运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制作上课课件。
课件制作首先要做到服务于教学,清新鲜明、图文并茂。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将课本上的插图截图到课件中,大屏幕出示的清晰的图片,更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交流;可以插入歌曲,歌曲能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体验,比如学习《走近我们的老师》一课时,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在欣赏歌曲时激起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对课堂学习充满期待;可以把课本中的“阅读角”“故事屋”录成音频文件播放,其对学生的吸引力绝对胜过老师或者学生照着课本读;还可以根据需要上网搜索截取相关的视频播放,在学习《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时,通过观看纪录片《圆明园》的片段,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遭遇浩劫的情景,激发起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强烈情感;还可以给本班学生录制视频,在教学《成长离不开学习》时,我录制了本班学生的才艺展示视频,被录的孩子很自豪,也激发了学生们向这些同学学习的热情;还可以把教材中的小调查小采访变成课堂视频连线采访。多媒体手段的采用,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避免了老师面对教材中几幅图几句话不知该说啥的尴尬,更重要的是直观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巧设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
好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保证学生主动、有效参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所选择的教学活动要能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所选择的教学活动能够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活动中儿童不仅能获得乐趣,也能获得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教学活动的多样和有效呢?
第一,用好教材中的活动。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多样活动。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有趣的游戏活动,还有生动的绘本。中高年级的教材中,统一使用了“交流园”“活动园”“阅读角”“知识窗” 等图标指示。此外,还结合每课的特殊情况,个性化地使用某些活动提示,比如,“演一演”“我一找“想一想”等。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中的活动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升道德认识和情感,指导自己的生活。
第二,合理开发教材,巧设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加以取舍、替换和拓展。例如:课堂游戏。教学内容带上游戏的色彩,课堂教学就会活泼有力。学习《我能行》一课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丝带做成的红花在学生手中传递,音乐停时红花在谁手中谁就说自己的优点,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学目标。角色扮演。表演和模仿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角色扮演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好朋友,真友谊》一课时,我把教材中的两幅图片的内容设计成角色扮演活动,要求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收到很好的效果。故事演绎。可以把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卡通人物或者书中的人物带进课堂,编一个情节曲折的故事贯穿课堂,在学习《说说我们的学校》一课时,我就把学生熟悉的故事人物马小跳出示在大屏幕上,现在马小跳来到了我们学校,请你给他当导游吧,你准备向他介绍学校的哪些地方,向他介绍你发生在校园里的哪件事情。故事引领,学生们与新同学马小跳一起了解学校,兴致勃勃。
三、课堂向生活延伸,明理践行。
道德与法治课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课堂教学从学生生活出发,最终要回归生活。那么,如何使课堂教学向学生生活延伸呢?
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思路的层次性,体现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教学要落实到明理践行这一最终目标上。在教学《冬天有温暖》一课时,我的设计思路是感受爱,表达爱,践行爱。在践行爱这个环节,我布置同学们在寒冷的冬日里为他人送去温暖,要求拍照或者录像,全班展示,让学生不仅知道怎么做,还要亲身做一做,今后就要这么做。在教学《做学习的主人》一课时,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安排,现场分享时间安排规划,要求每位同学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时间安排规划,回到家张贴在自己的房间,在家长的监督下施行,促进了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课堂教学向课下生活的延伸,把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学生的认知、情感与行动联系了起来,而明理践行正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结语:道德与法治课链接学生过去的生活,对话学生当前的生活,指导学生未来的生活,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学松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山东省《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课例展示听课体会[J] 山东教育, 2017(7、8).
[2]马招辉 巧用日常生活培养德育智慧-《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例谈 [J]考试周刊,20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