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时代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路径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1期   作者:徐永刚
[导读] 随着网络对生活的全面覆盖,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已变得非常严

         徐永刚
         山东省海阳市育才中学  山东  烟台  265100

         摘  要:随着网络对生活的全面覆盖,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的现象已变得非常严重,不仅荒废了学业,甚至伤害了家庭。尤其是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侵权、网络暴力以及网络负面低俗内容等失德违法社会现象逐渐在青少年群体中增多,这些无序化的网络行为体现出了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的薄弱。所以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四维一体”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成为了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要线上线下联袂治理,家庭学校携手同行,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措施,使网络真正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片天。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教育路径
         
         从一个看书的时代变成看屏幕的时代,青少年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最大的网络用户主体之一,但是网络世界潜在的不良信息,潜在影响着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应通过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多方面结合,来提升青少年的网络素养,规范青少年的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发挥好网络阵地的育人力量。
一、网络素养教育亟须成为青少年学生必修课
         调查表明,2019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未成年网民上网经常从事的活动,主要是网上学习、听音乐、玩游戏,看短视频和网络直播、上网聊天。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的新型生存空间,但同时囿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局限,网络环境下青少年辨别能力弱,容易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蛊惑,迷失自我;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容易看问题简单化;“网络癌”“手机控”,网络化依赖严重;网络自我保护比较弱,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等特征。许多农村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比较严重,有的荒废了学业,甚至拖累了家庭。近些年来,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侵权、网络暴力以及网络负面低俗内容等失德违法现象逐渐在青少年群体中增多,特别是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演了青少年因看网络直播、打网络游戏而盲目为网络主播打赏巨款、网络转账支付家长存款等网络安全事件,这些无序化的网络行为是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缺失的体现。
简单讲,网络素养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也包括网络素质及伦理道德规范。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了解社会、结交朋友重要的通道,网络社群生活已经成为青少年网络亚文化的一种典型特征。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素养是一种青少年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基本能力,具有网络自我控制能力、信息搜索和甄别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能够正确理解处理网络信息的情感表达;具备网络审美能力,有效创造、传达信息;能够保持价值理性和批判性认知,良好网络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所以,把网络素养纳入教育体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学校教育创新与课程改革,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积极响应。

因此,亟待打造并推广符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满足个人发展和社会化需要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
二、提升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需要社会协同
   1.学校是培育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与能力的主阵地。当前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进课堂应在主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生活化原则的基础上,将网络素养教育作为通识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过程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去,完善师资配备,研发编写适合各年龄阶段的网络素养读本,培养他们如何有效使用媒体,发展自我,理性表达。据了解,2017年,广东已将网络素养纳入省地方课程。近年来,团中央建设了网络安全科普基地和网络安全体验式科普平台,推出多种媒介素材,推动网络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目前覆盖了全国3万余所中小学,超过4000万次的学生。1.学校是培育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与能力的主阵地。
     2.完善家庭教育,切实提高家庭成员的网络素养状况。家庭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网络素养形成的主要场所之一。当前数字网络与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随时可得”成为可能,也让很多从小伴随着网络长大的青少年学生沉溺于发微信、刷微博、玩抖音,以及不愿意与家长面谈等情况令人担忧。因此,家长一方面要懂网,加强与学校配合,形成家庭与学校之间联动合作的育人环境,尤其是面对青少年学生不良的网络言行,要及时地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阻断与矫正;另一方面,积极利用电话、面谈和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孩子平等高效地沟通,在网络问题上与孩子建立开放友好的沟通关系,将道德法律教育融入家庭生活日常点滴中。概言之,作为家长就应该全面认识网络学习,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言传身教、善加引导,教育孩子学会理性辨别信息,提高孩子网络素养,安全健康上网用网。
3.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作为社会教育力量参与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能够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研发推出免费的儿童安全上网公益防护软件,确保网络安全,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另一方面,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通过举办“青春励志故事”网络文化活动、开展“网络安全战车中国行”巡展活动等,丰富网络媒介素养产品,深度介入到青少年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中来,传播网络正能量。腾讯“护苗·网络安全进课堂”2019年在12个省份的50余个重点乡村地区,为超过24万名乡村中小学生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使用技能。
4.线上线下联袂治理,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治管理。依靠企业自律难以周密保护未成年人时,政府和法律的监管便不能缺位,对于僭越政策红线和道德底线的逐利行为,绝不手软,并应增加企业的违法违规成本。互联网法律是人们网络行为合理性的必要条件。在《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微信十条”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实施后,《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也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对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流量造假与操纵账号等不良网络信息传播现象开展专项治理中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由网络安全等宏观机制建设转向网络内容传播的微观治理,由外部制度性规约转向广大网民网络文明素养的内涵提升,从根本上实现我国清朗网络空间生态。
参考文献:
[1]付彪.网络素养教育亟需成为青少年必修课[N].中华读书报,2020 -05 -20(008).
[2]陆虹臻.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进课堂”探析[J].教育观察,2020(09).
[3]孙彪.青少年群体网络素养教育提升路径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 · 8(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