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敏
四川省青川县青溪初级中学校 6281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理念也愈加深入人心。《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渠道之一。但是就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很难真正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此,在新时期下,教师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将核心素养理念作为指导,积极革新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此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利前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学生正确情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形成期,对此在初中教学领域中开设《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而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占据了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体验,还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呢?具体路径如下。
一、整合教学目标,培养核心素养
在新时期下,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依照新课标的要求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这项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知识、技术,兼顾到学生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的形成,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精心制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网络交往新空间”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提前备课,深层次解读、剖析本节课的内容,精准把握本节课的要点,并且结合要点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具体如下:①知识目标:对网络、网络社交、资源以及语言等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明白网络的“双刃剑”特点;②能力目标:合理、正确地应用网络传播媒介。网络所呈现的资源是繁杂多样的,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应当不断增强自身的是非辨别能力,学会抵制不良诱惑[1]。此外,教师还需要多加引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懂得在网络中保护个人安全。③价值观目标: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习惯和意识,如不随意发布虚假信息等,正确应用信息媒介参与社会生活,不断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上述目标彰显了本节课的要点,综合且全面,依据这一目标实施教学,则能够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拓展教学资源,培养核心素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关键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要想顺利达成这一目标,仅凭教材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选择一些符合学生需求的资源,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此进一步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在教学“诚信做人到永远”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给学生介绍了一些与诚信有关的故事,如《曾子杀猪》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学习体验[2]。在结束这一环节后,教师从中华传统美德入手,让学生掌握诚实守信的概念,明白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应当做到诚实守信。在此前提下,再抛出话题:“如果每个人都不诚实守信,那么这个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让学生围绕上述话题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学生对于诚实守信的概念就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联系现实生活,反思自我,将其付诸于实践。
三、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产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真实的氛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获得更加透彻的感悟。对此,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更加真实的情感,从而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爱在屋檐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围绕本节课的主题,为学生创设以下情境:“在十几年的成长历程中,同学们与父母之间肯定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情,既有开心的,也有不愉快的,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和大家分享。”如此,学生自然会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从而回忆、联想自身的生活阅历,从客观的角度体会到长辈的关心和爱,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优化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条件,更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力保障。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其融入教学实践。具体来说,可以从整合教学目标、拓展教学资源以及创设教学情境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黄海英.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初探[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13):84-84.
[2]姚丽珠.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36):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