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锦
秦皇岛市山海关第一中学 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随着人类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研究的技术,也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因此,现阶段着重关注于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是学生层次理解理论知识的体现,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塑造的启蒙。想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就必须重视高中阶段的生物实验。本文将通过对生物实验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逐渐需要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也应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验是教师进行生物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清晰明了的理解教材中复杂的知识点,通过自己亲眼所见进一步加深知识的印象,提升教学效率。然而由于目前高中生物实验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与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创新发展。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比例失衡
生物虽属于高考中的一门课程,但是相对于语数外这些科目而言,其每周所占据的课程数量还是比较少的。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的任务,高中生物教师往往会将更多的时间用于课堂的教学,这也使得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两者的时间失衡。而实验教学本身对于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能力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验教学时间较少,必然会影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二)教学模式落后,教学情境未真正实施
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和落后,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种情况仍然没有得到缓解。教师是生物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和实施者,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一些教师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划重点,缺乏对教学主线的脉络梳理,没有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进行讲解,这说明了高中生物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没有理解到位。所以,从整体上来说,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显得刻板,在整个课堂中教学内容的讲解缺乏一定的逻辑,从而产生了照搬生物教材,没有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除了高中生物学科之外,学生对高中其他课程学科的学习任务也比较重,有时候,高中生物教师为了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习时间,在教学过程中,省下很多提问和讨论环节,整个教学模式较为直线型,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展开没有遵循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切实升级转换教师对学生提问的引导作用。另外。由于高中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较弱,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合适地开展教学情境,缺少这一环节的设计,一些教师认为教学情境开展并不重要,浪费时间和教学资源,但忽视了对学生的生物技能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生物的核心素养。
二、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
(一)丰富和创新实验工具
要想做到高中生物实验结束的改进和创新,首先要做的便是丰富和创新实验材料,实验工具是影响并且关乎着生物实验教学是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原因,由于成本过高,学校建造很多的实验室不是很现实,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方便的物质作为实验材料,大大减少了实验室成本,还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教材的熟悉,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教学课题中,由于任何绿色植物都需要光合作用,实验教材便随处可见,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的绿植进行研究探讨,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实验工具搜集中点燃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帮助学生突破生物教学的重难点,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有很多的生物现象,并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就能够记住的,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实验探究掌握实验的结果,继而得出一系列的结论。通过对传统的教学实验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则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探究的兴趣和能力。在学生一次次的探究和实验的过程中,便可以突破生物课本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重难点,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为构建高效的生物课堂奠定基础。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创新
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人生中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候,但是不够严谨,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实验的每个过程。在实验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实验的谨慎性和严谨性,然后在教授学生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做实验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增添情境问题来活跃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实验过程不停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目标。实验可以不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动手实践的乐趣,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高中生物实验。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高一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在实验前教师要提醒学生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实验安全。在学生开始本节课的实验前,教师可以采用快问快答的方式,提问学生本节课实验的步骤及要点,然后给学生分发实验器材,采用竞赛的方式来实验,严格遵守实验要求的前提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有标准,最后教师进行实验结果评价,实验结果最优秀的可以得到奖品,奖品可以是实验器具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创新。
(四)做好备课,情景融入内容
备课,是老师教学的基础。不同的时期,老师的备课内容也不相同。例如,在新课标背景下,老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会在备课的内容中加入学生参与的环节,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对于生物课堂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同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与生物有关的书籍,并将疑虑点留到课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和探究,这部分也可以作为老师备课的一部分。借助全新的生物知识,激发学生探究实验过程的自主性,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兴趣。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将课上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充分,提高课堂效率。情景融入,是在构建高效课堂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通过对情景的设定,将学生从课堂带入到情景中,激发学生对于情景问题的探讨性和互动性,营造活跃、主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借助敏锐的观察和高效的思考,总结和归纳当中的知识点。例如,老师在讲《生长素》这节课程时:“这株蒜苗,已经有些枯萎了,那么,造成枯萎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而补救的方法又有哪些呢?”学生:“一定是用生长素超标的肥料造成的”,有的学生:“缺水”,部分学生说:“缓解的方法,减少生长素的使用或者等枯萎现象缓解后,再加入适度的生长素,改善当下的情况”。通过师生课堂讨论,带动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牢牢掌握生长素的特点和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亚雯.略谈高中生物实验现状及实验技术改进与创新[J].考试周刊,2019(59):169.
[2]马建军.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的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8(4):18.
[3]景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J].成长之路,2020,(9):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