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林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大英县供电分公司,四川 大英 629300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社会电力需求也出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在这种条件下,为了确保电力网络能够正常、稳定运行,需要采取可靠的运维措施,降低风险级别,达到良好的发展目标。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策略能够在传统设备巡视、倒闸应用的基础上,融入多元化的处理措施,如带电检测、清扫、耗件替换等。通过采用这一策略,能够显著降低电网的运行风险程度,使其能够实现稳定供电的目标,有利于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展开。本文首先分析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应用风险管控的重要性,随后阐述存在的风险因素,最后深入研究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流程;风险控制
引言: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但是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风险因素。因此,需要针对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风险管控策略进行研究,明确其重要性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幅降低电网运维的难度,并增强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有利于未来变电维护质量的提升。
1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应用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运维安全性提升
通过应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风险管控策略,能够降低相关活动出现问题的概率,实现良好的安全保障目标。风险管控需要评估项目本身的风险级别,并加强职责控制,实现优秀的现场管控效果[1]。因此,其能够增强运维工作队伍的风险意识,使他们进一步落实监督策略,确保运维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1.2有利于增强运维活动质量
应用风险管控策略,能够增强运维工作的基础质量,使工作人员的值班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其还可以提升设备的维护效果,确保工作能够被有效完成,有利于后续环节的严格管控。因此,应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风险管控措施能够大幅增加运维工作的基础质量。
1.3有利于提高运维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运维工作需要对分散式布局的变电站进行处理,因此经济效益的提升空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达到增强经济效益的目标,应当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减少相关人员的基础工作量。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运维角色转换的效果,节约人力资源的消耗,达到提升经济效益的目标。
2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2.1工作差异性较大
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流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风险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类型便是运行与检修工作的基础环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需要将运行处理与检修处理并行操作,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电网与检修活动均存在不确定性问题,容易导致各式各样的突发事件产生。如果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素质,便有可能导致运维一体化风险因素出现。
2.2活动无法并行处理
在现场作业的过程中,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经常需要针对企业设备采取有效的检修措施,并制定较为多元化的方案,确保其能够实现稳定运行。但是,运维一体化作业方式有可能导致检修与检验活动无法并行处理,因此容易导致设备运行出现隐患因素,降低电网的基础稳定性。
2.3工作强度高,安全保障效果不佳
在变电系统运维工作人员进行一体化处理的流程中,可能会出现基础活动量较大,整体工作强度过高的问题。同时,由于变电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在进行检修或分析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2]。在这种情况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作业的复杂性与风险性相对较高,容易导致检修与设备调整环节出现安全隐患,不利于后续的工作展开。
3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应当采取的风险管控策略
3.1应用全面、深入的风险排查评估策略
为了达到良好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风险管控效果,应当展开全面、深入的风险排查与评估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针对运维一体化的所有环节进行分析,找到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如触电、器械伤人、高空坠物等。通过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处理,并将其并入问题数据库,有利于管理层掌握风险位置与基础类型,并明确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能够使处理方案实现针对性的应用效果。同时,其能够为探究和表明风险差异化因素提供重要的参考,实现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风险管控效果,有利于未来的进一步工作。因此,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流程中,应当采用全面的风险排查、评估策略,实现良好的控制目标。
3.2注重增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降低基础风险
为了降低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带来的风险因素,实现运维一体化控制目标,应当采取有效的工作技能培训措施,使人员能够掌握足够的技术储备,达到降低作业风险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针对入职前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能够明确基础流程,达到理想的工作效果[3]。同时,还需要针对工作队伍进行定期考核,保证他们的技能稳定性能够符合运维需求。此外,电网运营企业也需要鼓励人员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技术储备丰富程度,使工作风险能够大幅下降,实现运维一体化工作的良性发展。
3.3应用梳理入卡策略,达到风险管控流程化目标
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流程中,应当采用梳理入卡的方式,增强流程可控化程度。通过将原本抽象的风险因素进行转化,使其能够成为可运行的步骤,有利于风险管控效果的提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运维项目进行分析,建立基础风险因素库,并阐明存在的危险问题,并应用可靠的处理措施。同时,还需要将运维项目列入卡内,达到逐条入卡的效果,提高风险管控流程应用质量,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4结合现场作业指导卡片,标准化管控流程
为了达到理想的风险管控效果,应当在现场应用作业指导卡片,使质量管控强度能够大幅上升。标准化作业有利于控制运维的流程规范性,通过对各个项目制定基础流程指导卡片,能够使工作人员对应现场需求,实现质量风险管控的目标。在项目中,需要编制标准作业指导卡,并使其能够贴合运维项目的检修需求。同时,还应当遵循作业指导以及规范的标准,对设备的状态、风险程度、作业需求进行规定,使指导卡的内容得到有效丰富。在工作环节内,运维人员需要逐条完成需求内容,并打钩标记证明已结束[4]。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良好的标准化控制效果。此外,工作人员在进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指导卡流程,规范基础维护重点,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达到理想的风险管控目标。
3.5应用角色转换策略,增强监督力度
为了最大化运维一体流程的基础效率,应当要求工作人员在存在差异的阶段轮流担任相关职位,如操作监护、工作许可、负责成员等。通过这种方式,确保运维任务能够得到有效完成,并发挥良好的安全监督效果。此外,还应当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内容,对负责人员以及许可人员进行规范,确保其能够遵循基础原则,避免互相兼任。通过对运维队伍进行角色转换,有利于现场安全监督质量的提升,能够落实相关职责的一对一管控,达到理想的运维风险管控效果。因此,需要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流程中,合理应用角色转换策略,达到理想的监督目标,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进一步提高整体管控效果,达到良好的危险限制目标。同时,还需要应用多样化的管理策略,降低出现问题的概率,为后续的电网稳定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祁飞.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J]. 中国化工贸易, 2017, 9(021):144.
[2]曾宏锐.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20):336.
[3]郭江辉.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J]. 科学与财富, 2018, 000(019):5.
[4]黄燕红. 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风险管控的实践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4):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