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勋
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十九中学 430000
摘要 人才的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一次暴力乱港事件应该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件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事。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人文价值的社会学科,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持续一年多的暴力乱港事件至今偶有发生,人们不禁要说香港“病了”,而香港的病,首先是教育“病了”。清朝的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写道,江浙一带以扭曲病态的梅树为美,“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这是以梅喻人,讬物议政,对钳制思想、残害人才的腐败科举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如果将文中的“江浙”换成香港,“文人画士”换成“黄丝”老师,而“病梅”代表备受病态教育洗脑的香港年轻人,不就是香港教育的现实写照吗?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人才的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一次暴力乱港事件应该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是一件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大事。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人文价值的社会学科,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家国情怀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个人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也可以胡乱涂鸦。学生的价值观主要来自父母及学校,学校扮演的角色更重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就是通过学习历史,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而历史教材中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不正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难得的素材吗?为挽救楚国危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发奋苦读“头悬梁、锥刺股”的的孙敬,苏秦;历经磨难、忍辱负重的“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太公”;“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李白;充满浩然正气“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为求改革变法甘愿自我牺牲“去留肝胆两昆仑,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是因为他们在蒙受屈辱,经历挫折后依然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历史课堂中对这些杰出人物形象的学习,比单纯苍白无力的说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无论是五年前的非法“占中”,还是这次的“反送中”,充当“炮灰”的大多都是青年学生,偌大校园,早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在香港严重缺失,很多年轻人对祖国不认同,对祖国近代史缺乏基本的了解。一个对祖国都不了解的人,怎能爱国。香港的教育未能导正风气,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培养接班人,反而歪风劲吹,令人痛心,令人叹息。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它要求我们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爱国主义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因而对高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重要。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以千百年来的史实为素材,以历史课堂为渠道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譬如讲到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和辉煌灿烂的文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并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以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譬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百年史,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许多仁人志士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通过这些史实的学习,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综合国力的提高,学生是能感同身受的,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珍惜这个伟大的时代,在重大事件和原则面前坚定的与祖国站在一起。在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近的这个时代,做一个温暖、纯良的人。一个人只有温暖纯良了,才可以谈论爱与自由。否则,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的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历史是既是德育的来源,又是德育的载体,历史课堂更是德育的重要渠道。因而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历史知识,更应把德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立人。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李炎 . 浅谈甘南乡土史在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中的作用 《文教资料》2019.01.05
马文娟 . 以德帅才——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德育教育 的有效贯彻 [J]. 考试周刊 ,2017(2).
李玉彬 .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 探讨 [J]. 现代教育科学 ,2017,07:39-42
夏树田 . 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J]. 中国科技投 资 ,2013,26:212.
李首桩 . 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事件渗透[J].信息技术教育,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