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1期   作者:张苗苗
[导读] 近几年,在现代教育逐步改革与发展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理念

         张苗苗
         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         835000
         摘要:近几年,在现代教育逐步改革与发展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理念。从高中历史学科的角度来看,在其核心素养体系中,史料实证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也成为了高中历史学科的一项教育目标,为高中历史教师实施授课工作指明方向。本文将对于史料实证素养的认知作为切入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历史属于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历史观念的主要平台。以新课改为导向,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提倡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运用历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与学习的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深入解读史料素养的内涵,并寻找合适的着手点,在课堂教学中将其渗透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一、对于史料实证素养的认知
         从概念性的角度来看,史料实证素养主要指的是能够自主收集历史相关材料,用以对某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与人民心境予以证明和重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史料实证素养的核心,在学习与理解历史的过程中不能够凭空想象,而是应该举出实证,用以证明。可以将史料实证划分为两个关键步骤:第一,对于已经存在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从而达到自己对于资料的应用目的,比如,学生可以在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第二,利用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历史事件,从纵深角度进行历史学习。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革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发挥组织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达到培养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素养的目标,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革新观念,引导学生将史料作为工具,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有所提升。教师应该在课余不断获取史学新观念,用自身的历史素养熏陶学生。另外,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合理选择史料,重视史料的权威性、典型性与真实性。
(二)结合历史知识启发学生分析史料
         对于高中生而言,新鲜的事物更能对其形成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时政史料,将最新的史料导入课堂,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分析与学习史料的意识。尽管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契合教学目标,但是其具有局限性,所呈现的史料相对简单,不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善化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对于史料进行补充,使其更加丰富,并发挥辅助作用。

例如,教师讲解到“抗日战争”这个部分时,可以在课堂上导入歌曲、电影等的元素,将学生带入到历史事件当中,并启发学生根据知识点,深入分析史料,从直观化的角度获取历史知识。
(三)以有效设问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史料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培养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素养作为目标,教师可以设计课堂提问环节,使得课堂具有双向性的特点。在具体的设问环节,教师应该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凸显问题的难度梯度,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史料实证素养[1]。例如,教师讲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部分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史料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问题:“儒术”指的是什么?罢黜百家指的是哪些学派?这项政策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等,以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链为主线,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相关史料,并与他人进行合作讨论与探究。
(四)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史料收集任务
         学生具备史料实证素养的一个表现在于能够独立提出、分析与解决一些历史问题,其中提出问题的能力较为关键。以新课改为背景,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让其独立自主收集史料的机会,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运用史料来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得以提升。学生在进行史料收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分析所收集的史料的真实性。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锻炼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分析能力,从而促进其史料素养得以提升[2]。例如,教师讲解到“美国国父华盛顿”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布置收集相关史料的任务,即收集与归纳美国1787年宪法的条文内容,结合本节课的历史知识点予以筛选。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与分享自己所收集的史料,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历史知识。
(五)在解读史料中探究历史问题
         以培养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素养作为目标,教师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主动阅读史料,并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作用下自主分析历史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解读史料:第一,解读的内容。这个环节并不是对史料进行简单的阅读,而是以阅读为基础,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理解史料[3]。第二,如何解读。提取与分类信息,将要点概括出来,进行批判和理解。第三,解读的原因。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以史为鉴。例如,教师讲解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个部分时,可以先为学生呈现1971年尼克松讲话的材料以及二战后美苏争霸形势图等相关史料,并设计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阅读史料中对于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结论:综上所述,以培养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素养作为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革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结合历史知识启发学生分析史料;以有效设问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史料;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史料收集任务;在解读史料中探究历史问题。通过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探究,希望能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叶健飞.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64-65.
[2]黄海珍.巧用历史微课,渗透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探索[J].亚太教育,2019(04):102-103.
[3]李金城.高中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15):106-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