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1期   作者: 赵凤君
[导读] 改革后,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

         赵凤君
         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  250300  
         摘要:改革后,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的需求,因此相应的教育部门应当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全面提高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贯彻落实我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当今时代下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较强地实践和生活能力,并且对于问题有着创新看法,思考问题时的逻辑能力要求也较高。因此小学教学尤其是数学这一科目,需要帮助小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多角度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时代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数学思维是从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产生并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理念,对学生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时期学生思维较活跃,实际学习经验却不足,因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不少“弯路”。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要自觉带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将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其进行积极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
         现代主流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本质上是大脑活动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而且能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转变自我思维方法,进而产生浓厚的知识探究欲望,并学会从多个角度出发,实现思维广度及深度的拓展,最终实现智力的提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开展多样化教学实践活动
         现状之下,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偏重于知识点上的理论教学,而对于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并没有相应地重视,因此学生只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即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当中出现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因此慢慢地就丧失了兴趣。再加上小学这一阶段学生的天性好动,喜欢做游戏,而只是一味地在课堂当中听讲会大大地磨灭且积极性。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在课后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且强化记忆。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乘法口诀记忆比赛或者是应用题大赛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同时通过这种游戏竞赛也能够大大地激发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通过这种奖励机制激发起游戏好胜心,最终达到培养全面素质的目的。
         2.2融入生活情境教学,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本身具备显著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化的经验融入教学,鼓励学生深入分析生活化的数学问题,锻炼数学思维,并在数学思维的帮助下灵活地解决相关问题。这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还能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比如,在“乘除法运算”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无法有效掌握两位数及以上的乘除法运算技巧,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已知在纸盒子里一共有50颗糖果,其中有20颗桃子味的糖果,香蕉味的糖果是桃子味糖果的一半,而苹果味的糖果数量是香蕉味的2倍。请问香蕉味糖果与苹果味糖果的具体数量?”这样生活化的案例能促使学生深入感知数学思维的重要现实意义,帮助学生实现自身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2.3重视感性经验积累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鼓励其细心观察、动手操作,积累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感性经验,进而为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例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虽然可以对圆周率的约数等基础知识形成准确记忆,但对圆的特点却缺少深刻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将“割圆术”的相关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借助圆形纸片、直尺、线等工具来测量圆的直径与周长,计算圆周长与直径间的关系,并通过剪裁圆形纸片的方式来验证“割圆术”,最终确定圆周长与圆直径间的倍数关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直观感知中对“圆”这一概念形成清晰的认知,为之后学习圆锥、圆柱等相对抽象的知识奠定基础,并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4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提问并解答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一种方式。在基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诱思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堂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提示其分析题干找出关键解题信息,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前后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通过这样,学生既能快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又能将新旧知识进行联合,掌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应用,对其数学学科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首先提问学生“大家喜欢五角星吗?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被叫作五角星呢?”,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顺利引出角的概念。随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五角星,并让学生分别比较这些五角星的各个角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对角的大小建立初步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利用三角尺与直角尺画出几个角度不同的角,并提问其“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角呢?”,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深入思考。这样一来,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角的学习产生兴趣,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概念知识的理解,最后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感悟,发展数学学科思维。
         2.5生活与理论相互转换运用
         说到生活与理论的相互转换运用,就不仅要依靠教师的教学,更要依靠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数学的起源就是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数学的运用又是个人和团体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教会孩子基础知识和理论,并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帮助孩子理解之后,更多的运用就是在生活之中。因此,我们家长更应该帮助孩子去把理论和生活之间互相转换运用。在生活和理论相互转换运用的过程中,孩子就会有更多的理解,产生更多的兴趣,这是对孩子数学思维的培养很关键的一步。生活中这种转换运用的例子有很多,例如,在我们买菜需要付钱的时候,这就涉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应用,甚至涉及交换律应用。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多为孩子讲解,锻炼孩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夯实孩子在学校所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做到了生活与理论之间相互转换运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尤其是数学科目的教学当中,全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的高级数学学习和工作来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也是当前社会对于高级人才的需求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注重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总结、练习、课堂活动和课后竞赛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样不仅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培养思维能力,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倪文龙.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明日,2019(1):324-324.
         [2]?于衍彬.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9(2).
         [3]张晓翠.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青年时代,2016(8):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