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艳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新印小学546404
摘 要: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方法,生活情境就是其中一种,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获得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运用。基于此,以下就将小学数学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生活情境方法的运用意义和对策,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想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教师就有必要将生活情境方法重视起来,并且通过行之有效的对策,将其真正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教学实效,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和成长。
一、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确切提到:数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据处理,完成对应的工作。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仅凭理论性的教学是难以真正吸收和消化的。对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在教学中适当融入生活化元素,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的重要价值,从而更加重视数学这门课程。
(二)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时期,他们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认知水平也相对较低。但数学教学中涉及到不少抽象性知识,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就需要教师多下功夫,将原本抽象的内容以更加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1]。而作为社会的一员,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对此,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逐步内化为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三)有利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更高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也正积极革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即教师占据了教学主体,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在此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不仅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还会阻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形成。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数学学习、探究,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强化。
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一)创设生活情境,巧设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犹如音乐剧的序幕,只有揭开了序幕,音乐剧才能正式进行。在新课教学中,不论是哪门课程,课堂导入都是必不可缺的一环,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对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生活教学情境的创设,为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后续学习之中[2]。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并非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为学生创设了相应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导入中自然地进入新课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相关知识。
具体来说,在正式教学前,教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你与你的同桌相比,谁的个子更高呀?谁更矮?你比同桌高多少?矮多少?如果现在让大家比一比,可以知道具体高(矮)多少吗?”随后,让全体学生站起来,与同桌比较身高。在学生比较过程中,教师要强调“高多少?”“矮多少?”这些字眼,让学生明白这一做法实际上是为了比较人体的长度,要想知道具体答案,就必须用到长度单位。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势引申出接下来要教学的内容——“长度单位”。
(二)创设生活情境,调动探究欲望
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对此,要想切实优化整体教学实效,教师就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构建相应的生活化场景,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的内涵与价值,从而爱上数学这门课程,主动投身其中[3]。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对于“克”这一质量单位的讲解,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实施教学,让学生的积极性和欲望得到切实调动。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物品,如一片口香糖、一瓶饮料以及一包瓜子等,同时引导:“同学们,老师想知道这些东西的重量,可以用哪些方法呢?”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积极的交流和探讨。这个时候,有的学生提出用手掂一掂。于是,教师顺势引导:“那么就请同学们将这些东西放在手里掂一掂,随后再看一眼标签,说一说自己掂的东西有多重,放在手里有何感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在此前提下,教师再让学生思考:“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用克作为单位的物体呀?能说说吗?”如此,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对“克”有一个更加透彻、深刻的记忆。
(三)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学生思考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进行生活情境的创设,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思考、探究,这样才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数学运算对于学生而言有着较大的学习难度,在具体运算时,学生极易出现错误。对于这种情况,如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则极有可能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愿意再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对此,教师就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在解答生活问题的同时吸收和消化数学知识[4]。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要开学了,爸爸带着明明去超市买学习用具,其中一个书包是25元,一本作业本是1元,一个文具盒是4元,一本笔记本是3元,一支圆珠笔是1元……爸爸给明明买了1个书包、3本作业本、1个文具盒、1本笔记本和2支圆珠笔,一共付给售货员50元,请问售货员要找多少钱给爸爸?”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场景是不陌生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能够联系个人的购物经历解决这一问题。在如此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自然能够较好地掌握“四则运算”相关知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有效促进生活情境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具体来说,可以从创设生活情境,巧设课堂导入;创设生活情境,调动探究欲望;创设生活情境,深化学生思考三个方面出发,以此实现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并从中收获丰富新知和技能,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唐秋明.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31):129-129.
[2]郑丽娟.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012):169-170.
[3]张云.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7, 000(023):146-146.
[4]刘峰.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7):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