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英
广西省百色市靖西市新甲乡新圩中心小学533818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低下且阅读的自主性较为匮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语文教师应当秉持生本理念,将学生的实际以及发展需求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正视阅读教学的既有问题,并不断延伸和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在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均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的培养应该遵循科学的教学观,最终的要求是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仅要具有相当程度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更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因此现阶段转变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模式迫在眉睫,如果转变怎么创新是当前我们应该关心和解决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首先教学指导计划的确立要建立在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之上,学生和课本脱节是当前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部分老师讲课时完全脱离教材,没有教材打基础就直接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这一点不符合新时代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其次,部分小学阅读教学的目标确定得不准确。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对书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能忽略对学生进行方法传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用到生活中,做到举一反三。
(二)阅读教学形式单调,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
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但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当前大部分小学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单向的灌输教学方法被大范围的使用,这显然不符合当前的急需开放创新的教学实际,因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与此同时,教学方式的刻板和课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脱节造成了学生与作品之间存在疏离感。例如在解说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时,其中千古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包含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能激起游子的共鸣和深思,并使人感受到诗歌的文学魅力。但是很多老师在授课时,只是简单组织学生朗诵,同时背诵诗词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而不去主动向学生讲述诗人的心旅历程,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只能应付考试,无法使学生真正读懂这首诗,无法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改进对策
(一)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极富时代感与现代特点的教辅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并让语文教学效果获得了很大提升。对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也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渗透,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优势与作用,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充分调动,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授“圆明园毁灭”时,为了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教师可展示圆明园毁灭的影像片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象,然后与学生一同对课文进行阅读探究,引发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思考。这样便能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情怀,促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文章的内涵和主旨。又如,在讲授“月光曲”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相应的音频,接着提问:“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境下创造的?”“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主旨思想是什么?”等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并找到相应答案。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与活跃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预习习惯
听过这样一句话,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这就指出了预习对阅读的重要性,良好的预习习惯能让有效阅读教学和自主阅读的效率大大提升,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是促进小学语文学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除了要给小学生进行常规的阅读训练,比如每天预习一篇课文,每天看一篇课外文章,还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水平和他们阅读时的行为习惯,针对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有效的开展辅导,尽快引领他们养成正确的习惯。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老师要针对阅读的内容给学生打造相应的预习纲领,做到对症下药。这样做既能防止学生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又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阅读上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学到一些离我们的时代比较久远的内容,比如战争时期的英雄行为、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生活习惯,这些让现在学生去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老师在上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下预习。让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后再来讲解,能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当然课前预习只是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一个方面,正确的阅读方法、书本积累习惯和课后总结思考等都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引入课外阅读,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众多教育实践证明,语文教师若想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单纯依靠教材内容是不行的。虽然语文教材蕴含着诸多经典文章,但是毕竟数目和种类有限。故此,从学生发展角度而言,教师应当重视课外阅读的引入。首先,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这样不但能丰富学生的阅读认知,而且也能让他们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讲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在课文教学的同时,引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与时间”等文章,扩展学生的阅读素材,提高学生对鲁迅本人及其写作风格的认知。其次,教师可依据高年级小学生的学习规律、阅读实情以及阅读兴趣等特点,精选课外读物并开展指导性的课外阅读,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最后,教师可举办课外阅读竞赛,以活动为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得到有效培养。
结束语
总之,老师除了要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在在阅读教学方式上不断创新,使乏味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感知到阅读的魅力,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向丹,李昱旻.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74-75.
[2]张国明.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途径[J].教育观察,2019,8(42):114-116.
[3]姚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