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提高后进生转化实效性之策略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2期   作者:宋全胜
[导读]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精英人才,更需要大批的普通劳动者。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转化后进生关键要给他们信心、方法、目标、机会和鼓励,让温暖的教育关怀像阳光一样洒向每个学子的心田,激励他

宋全胜    甘肃省武山县教育局  741300
【摘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精英人才,更需要大批的普通劳动者。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认为转化后进生关键要给他们信心、方法、目标、机会和鼓励,让温暖的教育关怀像阳光一样洒向每个学子的心田,激励他们健康进步。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36-01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让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都能够“正向”成长,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公平而温暖的教育,采用科学的方法转化后进生是关键。这是一项光荣、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常态化的实施,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合力配合才能有效实现。我在教育实践中采用的后进生转化“五给”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给信心让其主动进步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虽然比较复杂,但究其根本,除了极少数弱智儿童外,主要是因为思想惰性重,各种不利环境及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后进生的共性特征是:由于知识错误积累多,日常学科学习的知识欠账大,造成学习上的知识链条断裂,逐渐失去对相关学科的兴趣,甚至出现“学科恐惧”的现象,形成“避学、怠学、厌学”的恶性循环,加之有些教师、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后进生持有歧视性态度,使后进生渐渐地丧失了上进的信心,产生了畏学厌学的情绪与叛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家庭教育失效、学校教育效果不佳。因此,采用“因材施教”前提下的“分层教学、个性化关注、一生一策”的教育措施,把更多的包容与爱心播撒给“问题学生”,想方设法温润他们的心灵,激励他们的斗志,激活他们的学习的内生动力,激发他们求知上进的信心,克服自卑消极的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信心。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1]。因此面对后进生,教师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帮助后进生克服缺点的同时,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和长处,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我们要细心加耐心的全面了解他们的个性、思想、学习、家庭等情况,然后对症下药的帮助他,使其扬长避短,鼓起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这是转化后进生的首要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最大的心理渴求是得到别人的欣赏、肯定和赞美。后进生更是如此,他们渴望引起别人的重视,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帮助、同学的认可及接纳、家长的理解与抚慰,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当用爱心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让他们在爱的滋润中主动开启探求知识的智慧之门,扬起自强不息之风帆,充满自信的积极努力,助力他们健康成长不断进步。
        二、给方法让其突破求知困境
        后进生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面对学习任务和学习困难,常常有一种无所适从,无处下手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认真研究学情,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辅导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仅要备教学方法,更要设计好学法指导;辅导后进生的时候,不仅要辅导对知识的理解,更要辅导其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比如采用结对子,一帮一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后进生就是非常好的途径。要教会他们“捕鱼”的方式方法,而不是送给他们现成的“鱼”,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事实上,后进生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突飞猛进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后进生走向成功的阶梯,因为“迷路”的孩子并不是不会“走路”的孩子,他们仅仅需要的只是一个指路的向导和正确的前进方向。



        三、给目标让其明确前进方向
        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智力差异,确定不同的教育培养目标,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能力、兴趣、经验和知识结构,所以辅导后进生要因人而异确定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后进生提出不同层次的目标,可以增强他努力达到的目标的成就感,使他们始终在跨越目标的快乐中前进。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分层教学、分类施策”的原则,对于后进生的目标要求要有意识地降低难度和坡度,包括布置预习任务、课堂教学提问、课内巩固练习、课后作业布置,尽量让他们“力所能及”的完成,然后在其不断进步中增加难度、坡度,形成“阶梯状”的由低到高的目标要求,实现“渐进式”进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自我成长的认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避免由于目标不明确或过高而造成的失落感及不必要的焦虑,并能培养他们主动寻求帮助,不怕困难的精神。让他们从一开始伸手摘到“苹果”,慢慢可以自己跳起来摘到“苹果”,实现目标的成就感便会让这些可爱的“丑小鸭”们最终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奋力翱翔。
        四、给机会让其充分展示特长
        在教学实践中,相当多的教师不能面对全体学生教学,嫌差爱优的教育倾向十分严重。让优等生们垄断所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而“笑傲江湖”,将后进生忽视冷落一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演”和“看客”的歧视性对待,极大地压抑和挫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教师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要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正确态度,对后进生要尽可能提供锻炼和发挥潜能的机会。比如在课堂提问中优先让他们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在作业批改时尽量真诚耐心的鼓励性面批面改,在各类活动、比赛中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优于他人的潜质和长处,都是可以被开发的“宝藏”,都是可以被精雕细琢的“璞玉”,只要老师、家长、学校温暖理性的对待他们,坚信“扬其长定可补其短”,给他们有意识的提供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我,让其磨砺积极向上的意志,获取被人尊重和赞誉的尊严,形成珍惜能够展示自我机会的习惯,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机会同样常常伴随着自己,享受到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产生主动发愤图强的内驱力,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自我教育的信心[2],如此坚持下去,他们的人生一定会异彩纷呈,甚至大有作为不断走向成功。——我们作为教育人,应该追求“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之教书育人的境界[3]。
        五、给鼓励让其自强不息
        现代教育家认为:世上没有不好的孩子。孩子之所以没有您想象中优秀,是因为缺少恰到好处的夸奖!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儿童应多受鼓舞和激励,使他们的学习心境保持喜悦。这是适应儿童年龄特点和遵循儿童教育规律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人在愉快心境中学习,无论是感觉、知觉,还是记忆和思维,都会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对于儿童的记忆,鼓励能使记忆得到强化。鼓励还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只有当儿童看到自己的力量时,才会产生积极活动的欲望和情绪,才能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秘密。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任重道远,光荣而艰巨,但只要我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秉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之初心,持之以恒,讲究教育方法,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魏步明.初中班主任如何创建有效班级管理模式[J].甘肃教育,2020(23):43.
[3]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