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课程资源 培养习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黄靖芳
[导读] 农民工子女或留守儿童,由于环境及家庭教育的影响,造成他们见识不广,课外阅读量少,平时语言材料积累匮乏,再加上自身原因,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主要就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展开论述。

黄靖芳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第三小学  广西  百色  533899
【摘要】农民工子女或留守儿童,由于环境及家庭教育的影响,造成他们见识不广,课外阅读量少,平时语言材料积累匮乏,再加上自身原因,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主要就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程资源;习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13-01

        农村地区的学生大多是农民工子女或留守儿童,由于环境及家庭教育的影响,造成他们见识不广,课外阅读量少,平时语言材料积累匮乏等,再加上各种自身原因:如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缺乏主动、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创新意识。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普遍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是“谈写色变”,教师也视作文教学为烦恼。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学生身边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几年的实践,使老师们教得轻松,学生也爱上了作文。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丰富的习作材料
        “文如楼房词如砖,词丰句正文章好”。词句是文章最基本的组成材料。因此,要想把作文写好,必须注意词句的积累,这是作文前的准备。
        我们的学生家里图书不多,有些家长虽然也给孩子购买了一些,但由于忙于生计无法督促指导,所以学生的阅读量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以及我们的学生因很少有大人陪伴而到校的时间早这一情况,每天早上和中午都安排了阅读课。学生每次的阅读,老师都有目的的安排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阅读课上,可以是学生自由阅读,可以是学生推荐好书,可以是学生朗读书中精彩片段……还有以年级为组同读一本书,我们还让学生把学校的书借回家看,通过这样的有效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广泛地、有计划地、有选择地进行课外阅读。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酿出蜜来。还要做好读书笔记,把课内外学过的词句,按照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分门别类抄在笔记本上。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日积月累,到时就能运用自如。还要随时记下读书心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词语和句式学多了,用词造句也就熟练,也就丰富多彩了;知识面广了,写的内容就会充实;文章体裁、篇章结构接触多了,下笔时就会文思敏捷。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挖掘学生身边的写作素材
        勤劳能干是我们农村学生的优秀品质,所以我们经常给学生布置动手实践的作业。


作业是根据他们经常见的又最喜欢做的,且容易获取原材料来设计的,如亲手种花草树木,并做好观察日记;如结合节日如三月三或端午节等,学染五色糯米,包三角粽子等,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为他们积累了写作素材。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双休日在家帮大人翻地种菜浇水,种田施肥割稻,种桑栽麻采茶,养鱼养蟹捕虾等等。假期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如垒窑烤红薯、烧竹筒饭、放风筝、转陀螺、踢毽子、丢沙包、滚铁箍、跳皮筋……有的学生的家乡是绣球之乡,不少学生在家长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欢上了刺绣,学校里为他们准备了刺绣室,让他们大显身手。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更是乐此不疲,在欢乐的心中埋下写作的种子。
        三、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作文的质量和能力的提高。学生如果能把写作文当作是一件乐事,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积极参与到写作中来,从而在写作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多媒体课件能集图、文、声多功能于一体,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声形兼具的教学场景。如果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直观逼真的感知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写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语文课本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我喜欢的一处景物 》,家乡风景名胜特多,虽然离学生不远,但他们的父母整天忙,平时无暇顾及孩子的玩乐,何况是这些留守的孩子呢。于是我把平时游玩时收集到的家乡风景名胜的影像资料制成了多媒体课件,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在音乐和图画的感染下,学生看到自己似曾见到的地方,兴致来了,有话可说了,进而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跃然纸上,如《美丽的龙潭湖》《令人神往的鹅泉风光》《神秘的通灵大峡谷》……
        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教会学生观察与选材。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习作题材库。那些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风土人情,精湛的民族艺术……都是学生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环境下,就能捕捉到习作题材。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六单元作文要求写乡村美景、乡村有趣的生活等内容。按理说,我们农村学生写关于这类文章应该不难,可大多学生却无从下笔,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们农村孩子并不是缺乏生活,而是缺乏认识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能力。在第一次写作失败后,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学生经历的那些生活环境、趣事:有水稻、油菜、小麦、桑田等田野风光美图,有树林、山坡、草地、小河等乡村景观美,有农家新居、乡村水泥路面等新农村图,有做农活的,有孩子们的乐趣……看到这些熟悉的生活画面,学生们很激动,立马跃跃欲试。素材有了,接下来,我还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某个画面,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探究,总结出观察方法,然后运用观察方法去观察其他事物,形成“自能观察”能力。
        总之,开发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充满了无限的魅力。这样的作文教学,老师乐教,学生爱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