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吴娟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吴娟
[导读]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中的效果。
        武穴市第三医院  435400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筛选的80例患者均为基层医疗机构收治,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4月-2020年3月。以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为时间节点,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选取在此期间在职的护理人员20名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管理方法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责任心、基础护理、沟通技巧、应急能力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效果;护理质量
        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入,对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基层医疗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要通过不断的医疗改革,提升对护理人员的管理,逐渐提升其工作质量及工作态度,责任心[1]。因此,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目的是提升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力度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的80例患者均为基层医疗机构收治,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4月-2020年3月。以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为时间节点,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8-80岁,平均(48.6±8.9)岁。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0-78岁,平均(49.3±9.3)岁。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根据基层医疗结构现状,结合卫生部关于优质护理的规定,制定护理工作规范流程及制度,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定期进行考核和检查。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干预。(1)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对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漏项进行分析,制定优质护理管理措施。(2)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认知,并提高其护理技能,对各种常见疾病的处理能力,以工作责任感、自豪感以及积极性等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技能及素质。(3)加强风险管理,在护理工作中,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及住院并发症等进行分析,制定可行性的护理干预方案。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在护理中,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4)对护理工作中问题的管理,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实施及时上报制度,对出现的问题追责,并提出解决措施。(5)通过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的方式,分析基层医疗结构护理经验和不足,加以改进,并应用于今后的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及全面性。(6)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可采取口头及物质奖励方式进行鼓励,还要将护理成果纳入年终考核当中。对于工作中存在重大责任者,需要追究其责任,并进行适当的惩戒,提升工作的审慎性。(7)采取弹性管理制度,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困难的护理人员,要在允许的范围内,帮助其解决。采取弹性排班制度,保证护理人员分层排班,有生病或者特殊情况的,要避免疲劳工作、带病工作,确实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两组护理质量,以自制量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责任心、基础护理、沟通技巧、应急能力,每项评分25分,分数与护理质量成正比[2]。
        1.3.2 评估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感染、坠床及跌倒。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x±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评估
        观察组在护理责任心、基础护理、沟通技巧、应急能力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护理质量评估(x±s,分)
        3 讨论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发展相对落后,器械和设备相对不足,因此,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要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满意度[3]。针对目前基层医疗机构护理服务质量欠佳的具体情况,本次研究实施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本次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的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4]:成立护理管理小组,制定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其护理技能、工作责任感、沟通技巧等;加强风险管理,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解决措施;通过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的方式,总结护理经验,找出护理问题,加以改进,提升管理的规范性及全面性;通过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异及出现失误的护理人员采取不同处理方式,提高工作的审慎性;通过弹性管理制度,帮助护理人员解决困难,通过弹性排班制度,提高工作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护理责任心、基础护理、沟通技巧、应急能力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后,基层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技能等方面能力显著提升,也有效保证了护理的安全性。
        综上,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因此,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苏艳霞.新生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11):163-165.
        [2]尚建英,李桂蓉,曾晓红,等.人本理念在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5,30(1):119-122.
        [3]杨海红,陈秋香,戴莉,等.医联体模式下上级医院对基层医院专科护理发展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5):124-126.
        [4]邵静,张俏俏.基层医院实施护理管理人员继任政策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v.27;No.295(12):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