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成富 陈行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在当前EPC模式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应当加强对EPC模式的本质理解,企业必须转变“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重视设计在整个工程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发挥EPC模式的资源集成优势。一方面将EPC模式的优势与具体项目的特点相融合,将EPC模式的优势最大化。
关键词:EPC模式;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EPC模式以其缩短建造工期、节省建造成本、降低业主风险以及促进工程建造组织化等优势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广泛应用。
一、EPC概念和特点分析
(一)EPC模式是总承包模式的一种。总承包模式除了EPC模式以外,还有EPCM和DB模式。EPC是将设计、购买、建设三个单词用英语写出来的。工程的具体实施方式也包括工程的整体规划和整体规划。Proceurement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备材料的采购,而是指专业设备、材料的采购。施工包括安装、技术训练等。具体而言,业者作为发包人向承包人订购建设工程。总承包公司承包工程项目整体的设计、采购、施工,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等全面负责,最后向所有者交付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竣工验收,以符合合同要求接受合格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这两个承包商之间的关系更明确,一个是以EPC为主体的,一个是以EPC为主体的,一个是以EPC为主体的,一个是以EPC为主体的,一个是以EPC为主体的。
(二)EPC模式的特点主要有:第一,凸显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的作用,设计在整个工程假设中起着指挥官的作用,重视设计这一环节,有利于根据项目的进程,随时调整整个建造方案。第二,各阶段工作衔接流畅,有序进行。各环节之间并不是各自独立,单独进行,而是彼此交叉。各环节之间衔接流畅,避免脱节,有利于各阶段工作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以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第三,避免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资源浪费,通过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二、运用EPC模式的优点分析
(一)有利于工程建造组织化
EPC模式是实现建筑工程建造一体化的重要途径。EPC模式以项目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可以将整个产业链的资源进行整合,再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碎片化管理问题。
(二)有利于降低成本
EPC模式下,各个环节相互交叉。建筑工程项目的采购环节不仅仅是指单一的材料采购、部品采购,还包括对资源需求的分析和整合。设计的最初阶段,对工程所需的物料、部件、分包供应商的需求进行粗略分析。以设计为主导,设计贯穿工程管理的所有环节。EPC模式下,由对物料、部件,无序、临时性采购转变为有序、精准化采购,从而实现分包商或材料商的合理化、规模化的有序生产,减少应急性集中生产成本、物料库存成本以及相关的间接成本,进一步降低工程项目整体物料资源的采购成本。
(三)有利于缩短工期
传统的模式下,各个环节相互独立,通常只有在设计环节确立之后,才有序地进行下一阶段。而在EPC模式下,设计、采购、施工各个环节相互交叉,却又有序进行。
设计贯穿整个工程管理随着项目的推进进行调整优化。在设计阶段就可以开始制定采购方案、生产方案等,在总承包商的指挥下,各个部门协同工作,分工明确,有效控制各个节点的期限,大大缩短了工期。
三、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EPC模式的措施
(一)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分工的渐趋专业化以及业主对风险的规避意识逐渐加强,EPC模式也已经成为了大多建筑项目的必然选择。但是如何让该模式发挥作用,需要对整个企业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内部的资源结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层面设立两级管理结构,在项目管理层和总部管理层之间建立明确的联动机制。二是在管理流程层面,制定企业各个职能机构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三是在利益分配层面,根据资源配置和价值贡献相匹配原则设计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各方利益均衡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配套的管理机制
加快建设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管理制度,加强对建设单位的项目订购管理,进一步明确EPC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完善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和质量安全监督。构建顺利的协调机制。各部门之间信息流不畅是制约EPC项目实施的重大原因,必须建立和规范相关机制。
(三)建立完善的EPC人才培养机制
EPC工程由于其复杂的特质,必须要对其核心管理人员的资质提出一定要求。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明确培养人才的需求,明确相关的职业进入门槛。具体到建筑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项目经理,即应当具备相关专业资质,如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资格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需要有一定的项目经验,担任过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以及在项目管理中曾经取得过相关的成绩。其次是人才培养,需要政府、高等院校和建筑业企业共同发力,协作育人。实践与理论结合,全面提高建筑EPC工程总承包领域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强调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
技术的发展需要推动建筑行业整体变革,面对科技带来的冲击,有技术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发挥模范和领导作用。率先探索EPC工程的总承包管理模式,共享相关经验,明确龙头企业的领导地位,促进建筑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和产业化发展。
结束语
综上,EPC模式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相比传统工程管理模式,其优势也逐渐得到广泛认可。建筑工程项目运用EPC模式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组织化,有利于降低工程建造成本,有利于缩短建造工期及降低业主风险。总承包商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实现对集成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电力工程EPC总承包管理研究进展[J].王会敏,赵胜勇,马少奇.河南科技.2020(04)
[2]EPC总承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王赫.建材与装饰.2020(21)
[3]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张雪峰.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2)
[4]EPC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管控研究[D]. 李乃伟.西安科技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