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2月   作者:李国坤
[导读]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小学语文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以围绕教师为主体,依赖教材开展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应该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技能,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永平镇第一小学   李国坤  666401

摘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的小学语文课堂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以围绕教师为主体,依赖教材开展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应该把学生放到教学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技能,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理念下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探究
        引言
        核心素养理念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面向学生当前的知识掌握,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问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有效设计,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为学生学习发展而服务的特色。同时指引学生多角度发现语文之美,提升学生学习素养,而小学阶段学生本身学习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学习兴趣也难以调动,因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师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学生处于绝对核心地位。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有效参与不仅是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读读写写,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积极思考,以学习互动服务学生的学习发展,让学生真正能够参与进来,并且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问题,探索一些创新性方法,这样小学生语文理解、运用、积累的目标,才能高效达成。
        (二)教学拘泥于课本,学生综合素质差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师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课本。对课本内容,教师固然要读懂、读透,但更重要的还是在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单一的教授课本内容会局限学生的思维扩展能力,会让学生缺乏对知识全面掌握的能力,进一步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合理设计课堂导入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往往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打好这节课学习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必须注重课堂导入的设计。例如,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形式,为学生讲解与教材知识有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采用游戏导入的方法,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其对知识的探索欲望。还可以采用悬念的方式设计课堂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提升学习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播放有关的图片、视频等,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就可以制作精美的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与西沙群岛有关的视频或者图片,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课件中体会文章的内涵,增强对本文学习的兴趣。



        (二)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按部就班地指引学生开展课程学习之外,还要注重从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表达,多角度互动,将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更好地激发和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学习时,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围绕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三国中的人物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且让学生举例说明。让学生在通读文章之后带着探究性的问题,以小组为单元展开讨论,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学生通过交流和主动收集三国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扩充其知识量,打开视野,为写作奠定素材基础,增加背景知识,减少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人物的情感,从而深化学生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以情互动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素质教育理念之下的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层面激发学生的共鸣。如《树和喜鹊》这节课学习的时候,其中就涉及了“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再到后面树和喜鹊都找到了很多朋友,这种表达方式本身就凸显了拟人的特色。而在这节课学习之前,学生们还学习了《小公鸡与小鸭子》一课,也是很典型的以拟人的方法来讲故事。故而在这类课程学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阅读,生动演绎,体会拟人这一表达的妙处。同时着眼于其中的一些细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偷偷地、飞快地等来描述一些动作。联系生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如何用一些副词来形容一些动作或状态,帮助学生从生活应用的角度,增强对语文内容的深刻理解。
        (四)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生硬,教师以口头形式为学生传递知识,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而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小学生更能深层次地学习知识,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很多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乌鸦将小石子放进水瓶中里面的水就漫出来了,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寻找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并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在其中添加小石子,使学生观看其变化。还有很多内容也适合实践,教师要学会分析与思考,合理设定场景,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结束语
        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华.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打造之我见[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0.
[2]靳小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科技资讯,2020,18(18):185-186.
[3]赵九菊.用生本理念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