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微课创设情境在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2月   作者:方兵
[导读] 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所选的均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然而,农村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效益整体不高,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普及应用,通过制作微课,将画面、文字、音乐、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融为一体,将之引入古诗课堂,创设出有效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提高了古诗课堂教学的效益。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丽景小学 方兵 231200

摘要:古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所选的均是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然而,农村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效益整体不高,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普及应用,通过制作微课,将画面、文字、音乐、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融为一体,将之引入古诗课堂,创设出有效的情境,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提高了古诗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微课,创设情境,农村小学,古诗教学
        一、农村小学古诗教学存在的困难
        2019年起,全国使用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文内容增加约80%左右,然而,农村小学生因为课外知识储备薄弱、自学能力不强,加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形式枯燥,使得古诗课堂教学效益整体不高,出现学生不愿学,教师害怕教的局面。为此,笔者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微课创设情境在农村小学古诗教学中应用
        1、微课创设情境,借助资料与诗人对话
        古诗因为距离学生生活遥远,要想让学生走近文本并与之对话,必须要建立一定的情境。通过微课补充相关背景资料,创设图文情境,可以使诗人的所思、所想、所感,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教学《示儿》(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笔者设计了《借助资料体悟诗情》的微课,介绍了陆游生活的时代背景:战乱不断的南宋,北方金兵屡屡进犯,宋朝的军队节节败退,都城被攻陷,皇帝被俘虏,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完微课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面对这样一位老人,这样一位父亲,如果你是他的子女,你一定有话要问问他;如果此刻陆游可以说的话,他一定会说……(学生自由表达)。通过以上环节的设置,学生对陆游的印象更加立体和丰满,对古诗中的情感体验也更加深刻。
        2、微课创设情境,调动多感官走入诗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体验情感和展开想象是两个重要的学习通道。因此,利用微课创设有效情境,指导学生借助想象在古诗中描绘的空间里看、听、触、摸,漫游其中。充分调动多感官参与走入诗境。
        例如在《稚子弄冰》(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教学中,笔者设计了《借助想象走进古诗》的微课,通过指导学生依据诗文进行看、听、嗅、触的想象活动。


然后,伴着微课中清脆而响彻树林敲击声,师生一起想象:稚子边走边敲来到茅屋前,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生感情读),多么得意啊!他边走边敲来到小溪旁(生再读),多么激动啊!边走边敲来到树林边(生三读),多么快乐啊!这样的微课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能够置身于诗境中并通过朗读将情感体验表达出来,最终达到领悟大意的目的。
        3、微课创设情境,想象朗读结合感悟诗情
        诗歌语言简练,古诗中的文字尤其如此,一个字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或深远的意境,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然而,农村小学的古诗教学大多是对照注释直接解释就结束了,这无异于暴殄天物。为深入挖掘古诗文字背后的内容,让诗中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眼前,我设计了以想象补白为内容的微课。
        如在《送元二使安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中,教师设计微课《“三读”悟诗情》,先通过视频呈现两位朋友频频举杯共饮,不忍分离的画面,让学了解安西路途遥远,危险重重,读出对故人的牵挂和担忧。接着展示安西的茫茫戈壁和荒凉萧条,想象好友此去安西的孤独和举目无亲,读出对元二的关切和不舍。最后指出元二此去赴任乃身负朝廷使命,读出王维的默默支持和深深祝福,伴着乐曲《阳关三叠》,将诗中的依依惜别之情通过吟唱呈现出来。
        4、微课创设情境,渗透传统文化想象补白
        古诗记载的不仅是诗人个人的情感、思想和志趣,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镌刻在寥寥数语之中,这是中华文化的根。这些习俗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因此,通过微课辅助创设情境激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时,笔者制作一个《重阳习俗知多少》的微课,学生观看之后,对于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每逢佳节倍思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微课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文化常识,还要进行想象补白激起学生主动表达得愿望:诗人17岁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去京城长安求学,异乡生活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表达)仅仅只有王维思念亲人吗?如果你是王维的亲人,你会对他说什么?学生交流后再感情朗读。通过上述微课“桥梁”的连接,学生走进了文本,与文字对话,与文化对话。
        三、结语
        利用微课创设情境辅助古诗课堂教学,一方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开发、应用古诗微课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
[3]张平仁.古诗理论与小学古诗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