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2月   作者:余菊会
[导读] 未来太远,远到我们看不清未来的轮廓;当下太近,近到我们总被当前的社会文化所迷惑;唯有历史,能够让我们抛开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找到走向未来的最优路线。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曾经说过“后之视今,尤今之视昔”,这就是学习历史的意义,而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地提出也无不彰显着班固所提出的独到见解。

四川省泸县第九中学 余菊会   646100

摘要:未来太远,远到我们看不清未来的轮廓;当下太近,近到我们总被当前的社会文化所迷惑;唯有历史,能够让我们抛开现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找到走向未来的最优路线。东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班固曾经说过“后之视今,尤今之视昔”,这就是学习历史的意义,而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地提出也无不彰显着班固所提出的独到见解。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引言: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又是非常特殊的一大核心素养,说它特殊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和分析,而更多的是研究、学习历史应当具备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万千的家,我们的家国情怀就是万千的华夏儿女对华夏文明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推动和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不仅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更利于学生意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在二零一八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了爱国主义情怀对学生思想的积极影响,特别指出要教育学生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由此足以可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这也充分说明了当前时期新的教育背景下,新的时代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更要具备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势必离不开对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基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诚悌勤雅恒,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涵义,每一个字也都是我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不仅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与弘扬,亦是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关键。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看清楚历史的真相以及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对历史的研读,我们要让学生清楚为了我们现在的民主和法制,历史上有多少男儿和巾帼付出了献血甚至生命;为了推动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又有多少华夏儿女付出了一生的心血。通过对历史的研读,我们也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是如何从世界之巅走向“东亚病夫”的,我们又是如何从衰败中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深感社会责任和重担,进而以积极地人生态度继续中华民族的伟大。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
        就当前对高中师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来看,不仅仅是学生“家国情怀”素养较差,就连很多教师都没有重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很多教师甚至从未思考过如何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有效落实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如果说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而仅仅依靠学生凭借自身的理解和领悟去促进自身“家国情怀”素养的提升,势必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成长。况且,在高中教学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思考及学习能力,但是他们尚未形成较为扎实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使得他们很容易在当前世界加速融合的过程中受外国文化的侵扰和影响,而丧失对本国体制及文化的自信心,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这种观点也并非危言耸听,从中国某留学生在201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进行的毕业典礼演讲所讲的毁人三观的言论就足以可见当前时期这一现象的严峻程度以及当前时期我国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及紧迫性。


在我们高中历史实际教学中看来也是这样,很多学生都会对我国历史传统文化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很多学生认为国外的文化更加先进,国外的国家制度更加民主,甚至很多学生都认为西方国家的国家制度才是当前人类社会最先进的运行体制,这样的偏见非常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自信心的树立。
        除此之外,受到当前我国高中教育考核体制的影响,很多教师也不愿意让学生腾出更多时间接受“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众所周知,高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他们将用三年的时间备战高考,所有的高中学生、家长、教师都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学生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能够进入更优质的大学,从而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夯实的基础。基于这样的背景,使得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将专业知识的教授以及对学生的习题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策略
        高中年龄的孩子们智力发展非常迅速,且在这一时期他们已经开始了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边的事物,他们的情感以及情绪也越来越成熟,所以,基于他们这个年龄阶层的这些特点,要有效开展针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还是要以渗透、引导的方式为主,以免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依托教学内容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国情怀”素养对自己带来的正能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养的成长。例如:当我们在学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我们就可以将“家国情怀”素养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素养的内涵来开展。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当我们在学习指南针时,通过教材内容我们了解了指南针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我国的战国时期,当时并不叫指南针,而叫“司南”,是一种外形像汤勺的物体。指南针为人类的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安全保障,使人们在浩瀚的海洋以及无边的沙漠也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可以说,我们祖先的这一发明不仅方便了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在当代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文明历史的价值和现实的意义,从这一个叫做“司南”的小勺子间就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以古代中国的伟大发明为切入点,在教授大家古代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这样非常利于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可以通过组织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例如:我们可以先利用计算机系统绘制一条中国历史发展时间线,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将这条时间线展现在学生们眼前,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我们历史课程学到的历史知识,对时间线进行填充,例如当时间线推进到春秋时期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春秋时期的重要文化填充进去,诸如孔孟精神、孙子兵法等等该时期产生的重要文化和产物,当时间线推进到唐宋时期时,我们可以将唐诗宋词填充进去,然后将这样的填充一直持续到近现代时期。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有效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从这类教学活动的效果反馈来看,对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具有显著效果,只有将素养的培养与文化知识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家国情怀”素养的浸润,更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综述,无论是从学生个人思想与品格养成的层面来看还是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均有重要意义,然而以现实情况看来,就目前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养还存在着诸多不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教师自身的思想转变及学生的努力,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在教授学生历史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素养的培养,可以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 周小飞.??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9(05)
[2]家国情怀素养培育路径分析[J]. 冯瑛.??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9(14)
[3]历史学科在家国情怀培养中存在的问题[J]. 王生伟.??吉林教育. 2018(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