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   来源:《课程 教材 教法》2021年2月   作者:代瑞
[导读] 国际贸易课程作为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占据关键位置。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国际贸易教育无法应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当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补充,提高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国际贸易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代瑞  201620

摘要:国际贸易课程作为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占据关键位置。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国际贸易教育无法应对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当引入案例教学法进行补充,提高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国际贸易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贸易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策略
        引言
 目前,全球化出现变局,国际贸易面临一些新形势、新挑战,“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涌现,美国发动贸易战,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多。以现实中的经贸现象、事件为案例,通过对时事热点问题的追踪分析,引发学生兴趣,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籍此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模型的掌握。进一步在案例分析中介绍中国在世界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中的立场和态度、解决经贸问题中国智慧等,培养学生胸怀祖国、面向世界的情怀和价值观,理解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自信,使学生树立包容、合作的贸易观和世界观,并深刻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从提出伊始就具有鲜明的特点,强调案例分析的过程,不要求学生强行记忆案例内容。通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为基础来选取设计案例,进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对教师而言,有助于其深化理论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手段;对学生而言,有助于其巩固理论知识,创新性地获取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创新意识与协作意识。
        二、当前国际贸易教学现状与困境
        (一)侧重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不足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虽然包括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也是一门对实践和应用要求较高的课程。当前高校中讲授该课程多为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在授课中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使得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缺乏感性认识,逐渐对所学的知识失去学习兴趣,感到枯燥无味,特别是课程的一些重点内容,如贸易术语、货款收付等,学生较难掌握到其中精髓。由于缺乏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导致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外贸岗位职业适应能力。
        (二)课程内容呈“碎片化”,学生难以系统掌握
        国际贸易课程的知识点较多,覆盖面较广。一些教师按教材章节讲授,照本宣科,传递给学生每个知识点是单独的、孤立的,缺乏归纳和逻辑关系说明。对于学生来说接受的信息量足够大、知识点足够丰富,但由于缺乏主线串联,使得大量的信息呈现“碎片化”状态,学生难以系统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操作的完整流程,不能很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



        三、国际贸易应用案例教学法策略
        (一)案例方面
        国内案例教学法起步时间晚,案例总体偏少,且对案例的总结工作不到位,尚未形成系统性、综合性、覆盖面广的国际贸易教学案例库。对于案例的编写选择,既要重视数量,又要注重质量。可以委派相关教师在外贸企业、相关机构挂职,加强与相关公司、机构的资讯联系,以获得最新的资料;也可通过从事外贸工作或正在实习的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也可鼓励从事外贸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将自身的工作实际,不论以数据、文档或其他形式,与理论研究者相互合作编制案例。同时重视总结,最好能建立全国联网、共建共享的案例库,供国际贸易实务相关从业人员、教师、学生下载使用。
        (二)课程设计方面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和有逻辑地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要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业务流程和学生特点改革课程结构,融合教材章节,重构课程模块。一是要通过合同这个主线串联各章节的碎片化知识,并将课程重构成合同条款、磋商与合同履行、贸易方式等三大模块。二是要做好“1+2+3”的课程总体设计,即教师要把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条主线”,学生要提升理论学习和实际业务操作“二个能力”,学习合同条款、交易过程与合同履行、国际贸易方式等三个方面内容。三是要细化单节教学设计。教师每次授课要以上次课所讲内容为导入,介绍本次课与前次课的逻辑关系,本次课在整门课中所处的环节;讲授中做到理论必有案例支持,计算必须举一反三,讲完必有回顾;课后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三)学生方面
        学生是接受案例教学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认知水平是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我国基础教育采用应试型教育,学生长期在这种方式下学习,依赖教师灌输知识,缺少自主学习、自发学习的动力,在课前没有进行相应的准备。学生在课前拿到案例后并没有仔细阅读、充分思考,在课堂上讨论开始前匆匆浏览,自然无法达到充分讨论、激发思维的目的。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案例的难易程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初期,案例应当设计得较为简单;在课程后期,可以适当设计综合难度较高的案例,但也不宜过多过细,否则学生抓不到重点,影响其分析理解。案例的选择也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背景,尽量将案例的描述语言通俗化,过于复杂的背景资料应当简略。另外,在每次案例总结时,教师要直接指出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析框架是否恰当,对于讨论环节的精彩内容要着重表扬。
        结束语
        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环节采用新式的案例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良性的双向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吸引学生热情投入的基础上,凝练其认知水平,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伟明.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11):50.
[2]梁秀红.探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应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8):191.
[3]鲍怡恬.案例教学法在职业院校国际贸易跨境电商课程教学领域的优化应用策略[J].知识经济,2019(13):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